ops8小说 > 恐怖悬疑 > 谍海之狐 > 第三百十八章 第一汉奸

谍海之狐 第三百十八章 第一汉奸(1/2)

    1938年10月21日下午,广州沦陷。

    广州一失,粤汉铁路被切断,武汉就不值得用重兵防守了,面对这种情况,委员长又吸取南京保卫战的教训,不做孤城困守,决定放弃武汉,10月25日弃守该城。

    日军26日占领武昌、汉口。27日,占领汉阳,武汉保卫战至此结束。

    在武汉,**将士坚持数月之久,浴血奋战,大量击毙、击伤、俘虏日军。

    整个武汉会战期间,由于**的坚强抗击,日本动用了当时能够集结的最大兵力。用于进攻的编制人员约25万人,会战期间曾补充四五次人员,投入的总兵力当在30万人左右。

    日军发挥了陆、海、空装备上的绝对优势,苦战4个半月,不但没有歼灭**的主力部队,没有使**的抗战意志和战斗力有所减退,反而使日军的有生力量遭到了严重的打击。

    据日军发表的统计资料,第11军战死4506,负伤17380人,第2军战死2300,负伤7600人,还有900病死的,连同海军及陆海航空兵的伤亡人数,总计约3.55万人。

    国民政府jūn shì wěi yuán huì军令部根据各部队战斗详报统计的日军伤亡人数为25.6万人。

    很显然,日本发表的数字偏低,而军令部发表的数字则偏高。

    武汉会战以后,本来就感兵力不足的日军,随着战线的延长,兵力益发感到不足,无力再组织像淞沪、徐州和武汉会战这样大规模的、以攻城略地为目标的战略进攻,而被迫转为战略保守。

    这就使中国的抗战由战略防御阶段发展为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军则陷入了它自身所最不愿意进行的持久战的泥淖之中,无法自拔,从而导致日本侵华政策的转变:

    由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改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由以主要兵力进行正面战场的作战,改为转移兵力进行敌后战场的“治安”作战。

    就战役而言,日军占领了武汉三镇,并控制了中国的腹心地区,取得了胜利。

    但就战略而言,则日本并未能实现其战略企图。

    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为此还规定“集中国家力量,以在本年内达到战争目的”、“结束对中国的战争”。

    但是,中国政府既未因武汉、广州的失守而屈服,日本的侵华战争也未因日军占领武汉、广州而结束。

    中国政府在武汉失守后声明说:“一时之进退变化,绝不能动摇我国抗战之决心”,“任何城市之得失,绝不能影响于抗战之全局”;表示将“更哀戚、更坚忍、更踏实、更刻苦、更猛勇奋进”,戮力于全面、持久的抗战。

    而在日军已经占领的后方,大批的抗日人民武装成长起来,大片的国土又被收复。

    用日军自己的话说,日军占领的“所谓治安恢复地区,实际上仅限于主要交通线两侧数公里地区之内”。

    武汉会战,不仅使日军又遭到一次战略性的失败,而且成为日本由战略进攻走向战略保守的转折点。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大决战中,除了前线**将士的浴血奋战,军统特工人员也在其中发挥除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那个国人所公认的“大汉奸”唐铭水,几乎靠着一己之力,在武汉会战期间,前后送出十二份重要绝密情报,让日军的全部军事部署在**指挥部面前无所遁形,为会战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为了,戴笠曾经悄悄的对自己的助手说: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奇迹?一个人,没有助手,孤独无援,可就是这样,他还是送出了十二份情报,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古代,有所谓的丹书铁券,免死金牌。”助手平静的回答道:“其实,我看也可以让政府颁发一枚免死金牌给唐铭水,以表彰他的功勋。”

    这只是说说而已。

    不但没有这样的免死金牌,即便有了,又怎么颁发给唐铭水啊。

    而在唐铭水屡立功勋的同时,在武汉会战期间,唐铭水一共遭到五次暗杀,其中有一次子弹是贴着他的头顶飞过去的,再低一寸,就再也没有那个唐屠夫了。

    策划这些暗杀的,全部都是自己人:

    军统特工!

    他的父亲、母亲、妹妹,再也不愿见他,不愿承认自己有这么一个不争气的儿子。

    哪怕唐铭水曾经在他们的门前跪了一夜,那扇门,也没有开。

    没有这样的儿子。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