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唐绍 > 第二十八章 窟头节帅

唐绍 第二十八章 窟头节帅(1/2)

    营州距幽州直线距离只有六百余里,但因北边燕山山脉的阻挡,实际路途却可能要走七八百里。大军一路沿着官道向东北,四月时到达了两地间的平州。

    带一次统兵,李存绍尽量处处谨慎,斥候散的远,对沿途地形也要求了如指掌。

    平州往东有一道渝关,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山海关。东北的游牧民族想要南下华北,受到燕山的隔碍,要么走西边的怀来一线过八达岭,要么就要走东边的平、营二州过榆关。当然也可以再绕远些走云州,即后来的大同。但云州同样有一道著名的雄关,那就是雁门关。

    所以渝关放在现在也是要地,是防守北边契丹南下的重要隘口。过了渝关,李存绍的大军开始沿着渤海和燕山间狭窄的平原走廊继续北上。但营州却并不在海边,因此大军没几日又要折向西北走一段山间的谷道。

    出了谷道,到营州前就是一览无余的平地了。一路行军过来,并没有发现刘仁恭人马的迹象。李存绍倒也乐意刘仁恭能安心待在城里等自己过去打他。

    四月中旬,李存绍的大军终于兵临营州城下。营州城虽不如幽州城高大,但因是防卫北方的重地,也算得上坚固。加上城外的白狼水被引作护城河,东边还依靠着凤凰山,想要强攻恐怕不会很容易。

    但头疼归头疼,城还是要打的。李存绍学着之前符存审打威州城的法子,先在城外扎了营,城东挨着凤凰山无法攻打,便从西、南两面围住营州,独留出北门来。侦察过四面地形后,李存绍开始召集诸将在中军帐内分配攻城任务。

    “符将军和杨载的人马攻西门,北门外有片丘陵,王定就率本部人马在北门外埋伏。高指挥和元指挥随我主攻南门。有疑意么?”

    一旁侍候的将领们抱拳应道:“末将等领命!”

    杨载等人正准备去布置兵马,一个亲兵突然走进帐中:“禀报将军!”正要告退的几人于是又停下脚步。

    李存绍问那亲兵:“何事禀报?”

    亲兵抱拳行礼道:“城里出来个人,说是要见主帅。”

    “就一个人?”

    “是,就一个人。”

    李存绍和杨载等人交流了下眼神,下令道:“把他带过来。”

    亲兵领命去了,杨载笑着说道:“那刘窟头怕不是怕了,想要投降呢。”

    李存绍立马摇了摇头,“刘仁恭若真想投降,在幽州时就降了,何须等到今日?”

    不一会,两个亲兵就带着个身材高大、相貌英挺的汉子进了大帐。

    那汉子先向帐里的几人行过礼,然后向首位的李存绍问道:“敢问主帅可是李横冲?”

    李横冲是李嗣源的绰号,李存绍听他这样问,心想城里的刘仁恭还不知道自己军中的底细。

    旁边的薛直听了立马喝道:“瞎了你的眼,这是晋王之子。”

    “李横冲不也是晋王收的养子么?”汉子回问了一句。薛直倒是忘记了这回事,被问得一愣。

    高爽冷哼一声:“阁下身处敌营,未免太过猖狂。”

    李存绍在上头哈哈一笑,把众人的目光都吸了过来。“问别人姓名前,不得先自报家门吗?”

    汉子拱了拱手,道:“是卑下失礼了,我乃刘节帅麾下骑将卢文进。此行...”

    一旁的杨载没等他说完就打断道:“刘节帅?卢龙都是咱的地盘了,那刘仁恭还能配称节帅?难不成是什么窟头军节帅?”帐里众人一听这话顿时大笑起来。

    卢文进却不以为意,接着说道:“我家节帅有意求和,故得先问清主帅才行。”

    刘仁恭真要投降?帐里众人立马安静下来。

    李存绍听后道:“我乃晋王亲子,卢龙留后,铁林都指挥使李存绍,亦是此军主帅。”

    下面的卢文进顿时一幅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是小太保,请恕卑下眼拙。前番阵上小太保的威名大显,我家节帅也是钦佩不已呢。”

    李存绍听着他这样说,心里却想:那刘仁恭儿子刘守光的死自己有一半的功劳,就连原本将要大胜的决战也是被自己搅黄了,他刘仁恭不想把我千刀万剐就谢天谢地了,还钦佩?

    心里这样想,李存绍嘴上却说着:“刘仁恭的本事确实不赖,只可惜遇到的是我父王。”

    卢文进拱拱手,并不多言。

    李存绍接着问他:“刘仁恭想求和,怎得不亲自来?”

    “小太保说笑了,我军将士中尚有不少人不愿投降。若刘节帅亲自出城议和,城中无人弹压这些人,恐怕这城小太保还得打。”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