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 > 第八十八章 邻居们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 第八十八章 邻居们(1/2)

    赵二牛一一应了,为了避免遗忘或记岔。还专叫儿子记在纸上,写明哪家要买什么货,份量多少多少,他给邻居说的价钱,都是比照城里降一文的,等到了村里各家去收,也比县城那边卖出去要贵上一文,村民们自然没有不愿卖的,能卖贵的谁爱卖便宜了?不傻呢吗?

    好笑的是对门儿的汤大娘,过来说要赵二牛帮着买几石粮食,这算盘打着可精着呢,山货都比城里便宜,这粮食自然也不可能比城里贵,就想着一次『性』多买些,存在家里吃能吃久点,就算只一斗只便宜半文钱,那买几石下来,还不得便宜个百多文?这可不是小数目了。要是可以的话,她恨不能一次『性』买够一年的粮食呢!

    赵保国十分无语,云阳村背靠大山,年年秋收后都会组织人进山打一回猎,以免山中野物过多春时下山祸害庄稼,女人孩子们也会在男人的保护下在wài wéi采摘野果或山货。这山货是不缺的,毕竟靠着山吃呢。

    可粮食能一样吗?还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种出来还得交税,剩下的粮食多是卖了再去买粗粮吃的,就是富裕点儿的人家,那粮食也只有嫌不够,哪有嫌多的?每到春时都还得摘野菜跟粮食混了做吃还只能吃个半饱,这种情况自己且嫌不够,还能有多的拿出来卖?日子不要过了呀?

    赵二牛虽说住在山上,但村里的情况也不是一无所知,对于汤大娘这异想天开的念头,自然是拒绝了:“汤婶子,不是我不肯带,可是秋收早就过了,村里人家或有余粮,也早早就卖了,现在临近过年,谁家也没有多余的粮食。”意思是肯定买不着,您老人家就别多想了。

    汤大娘自然知道,不过不问一下就不甘心,她在自己家里作威作福,辈份高既是当娘又是当婆婆当『奶』『奶』的,下面的小辈儿被孝道压制,谁也不敢跟她呛声儿。但在外头就不一样了,谁还能跟她家里似的惯着她的脾气?她也不是没在外头爆过脾气撒过泼,也没人吃她这一套,不惯着她碰了几回钉子,在外头就收敛多了,哪怕心里再不满呢,表面也要装一副讲道理的模样。

    旁边有个婶子就道:“汤大嫂你可算说晚了,若有这打算,早几个月提出来,说准还能成,谁家多余的粮食会专门留到这时候啊?又不是那占着多少地的大地主。”真要是地主,人家粮食也不能卖给咱平头百姓不是。

    又有人说:“哎呀,就没想到这个,早知道就早点儿跟赵兄弟说了,这米铺的粮食多贵呀,怎么我家就没个乡下亲戚呢,吃粮食也能便宜些不是。”语气里竟是十分羡慕赵二牛。

    “今年不成,不还有明年呢吗?”

    “赵兄弟,明年的粮食能不能商量一下,让你们村儿里人卖给咱们这些邻居们呀?”

    “是呀是呀!”

    “咱也不求多便宜,只要比米铺便宜个一文半文就行了。”米铺的粮食又都是陈粮,有时候还会掺着些沙子,既贵吧,还不划算,若能有条新的来粮路子,那可不好多了。

    旁边的人似乎被一句打开了新思路,个个跟着起哄。赵二牛现在可不敢应承,只含糊道:“这我一人可不能做了全村的主,等回头我去问问,若村里人同意,我自然没有意见。”

    “那麻烦赵兄弟给说说好话呗。”

    只要有得商量就好,等各家各户都说了自家想要带的山货,赵保国一一记在纸上了,人群渐渐的散去,还有人冲赵二牛道:“赵兄弟,你可别忘了帮我们说说好话啊。”

    “忘不了忘不了。”

    汤大娘留在最后不肯走,赵二牛想难道她还不死心,非得要在村里买粮不成?不过这事儿他也没法应,不免有些为难,就对汤大娘道:“汤大婶,您这事儿吧,我是真办不了,这没粮我也变不出来不是?”

    汤大娘却不说粮食的事儿了:“之前也是婶子没想周全,就不为难你了。不过村里人都爱养鸡的吧?赵小子能不能帮着淘换些鸡蛋?”女儿自从被救回来后,失了不少血,再加又被退了亲,身子骨儿就更加不好了,天天都搁屋里以泪洗面,瘦得简直都没了人形儿,还得多补补。

    赵二牛听了就松了口气,只要不买粮食就成,于是满口应了:“成啊,汤婶子想要多少?我去问问,鸡蛋应该还是有的。”

    汤大娘琢磨了一下,鸡蛋买太多存了也易坏,买少了又吃不了多久,算了算就道:“买上一百个吧。”一天给女儿吃三个,隔三岔五给孙子们煮一鸡解解馋,也能吃上两个月。

    赵二牛道:“四十五文如何?”广陵城外面都是买一文钱两个的,一般村里要卖鸡蛋,少有到城里来的,基本都是在县城的集市上卖的,一般都卖两文钱五个的,一百个也就能得到四十文,在广陵城这边一百个就五十文。

    他要帮着邻居们买些便宜的,也想着让村里多赚点儿,取个中间价,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