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同人 > 秦时之大赵雄起 > 第七章:献玺称臣

秦时之大赵雄起 第七章:献玺称臣(1/2)

成皋又打了十天,王翦的大军都已经越过函谷关,抵达河东郡和武遂一线,它还是没被han国拿下。

五千守军死了三千,韩军伤亡居然上万,简直没法评价,不过这次战争也磨炼了这些军队,好歹有了点儿样子。

如果再有一天,很有可能就强攻而下,城内准备的弩箭还有火油等等全已经消耗干净,剩下的两千人武器和甲胄都有破损。

“韩王有令,粮草不济,撤!”

正在指挥日常攻城的卫庄和血衣侯接到王令,都是一脸的愤懑和无奈,二线秦军是比不上赵国的精锐,但是比han国的精锐还是要强得多,战斗意志和技巧,还有低阶武官的执行力都是非常不错的。

无奈之下,只能挥兵回国。

至于赵嘉的三万禁军,其实只有一万长平军一直围着中牟,也没有要打的意思,另外两万人出来转了一圈,又回去了,攻城太消耗兵力,而且为了应对夜袭,中牟的秦军每天夜里有一半的人不睡觉,就守在火盆旁边,就算三万赵军也要死伤一半,花费半月才有可能攻下这座城。

“这么说,他们就真的在成皋城下消磨了一个月,韩军战斗力有这么差吗?”赵嘉正托着竹简察看工部要求征调五万农夫修理汾水,开掘河渠浇灌附近数十万亩耕田的计划。

兵部上卿也有些鄙夷道,“是啊,这山东六国,就只有我们赵国和楚国的军队面对秦军能够保持士气高昂,魏和韩已经被打怕了。”

“这士气还真是有意思,好了,既然他们撤了,我们也撤吧,围着中牟长平军北上,让太尉安排好,王翦的二十万精锐,可不好对付。”

“唯!”

兵部上卿接令退到前殿,他还需要起草一份诏书让赵嘉盖了王印,才能去调兵。

等他走了出去,赵嘉才抬起头,放下手里的竹简,轻声道,“以嬴政的性格,大军逼境,强要韩非入秦的事情恐怕要提前了。

唉,韩非啊韩非,你有雄心,为什么就不够狠呢,不知道温和改革派最后都死在路上了吗。”

说完以后,就继续低头去看竹简,汾水开挖十条主渠,数百条支渠的工程量有点儿大,五万人连着忙三年都不一定能完成,反正农忙刚过,赵嘉大手一挥,征调二十万人,争取秋收之前能完成主渠,不能误了收粮。

休养生息不是真的让人闲着等地里长粮食,反而更加的繁忙,只是这些繁忙都不会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

赵王嘉元年六月,王翦大军抵达河东,和长平一线的赵军对峙,就在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候,王翦的大军分兵十万,突然南下渡河,入三川郡,直逼han国han国边境。

什么都不说,十万大军直接就推城,一座接一座,半个月,就打到了新郑城下。

韩王安站在城墙上看着连绵不绝的黑色旌旗,只觉得自己腿都在发抖,必须有人扶着才能站稳,嘴里叨叨着,“不能啊,他们应该去攻赵,攻赵啊。”

分立两边的姬无夜和韩非都是一脑袋黑线,如果不是你坚持要打河内,怎么可能闹出这么一档子事,现在就剩十二万韩军龟缩在城里。

秦军大军突然奔出一骑,手握长弓向着城门楼上,射出了一箭,钉在一根木柱上。

一名士兵将长箭取下,上面绑着一卷帛书。

姬无夜冷哼道,“不用看,肯定是劝降书,我们应该坚持守城,各国是不会坐视新郑被破的。”

韩非难得和他组成统一战线,“不能让han国一百八十年的基业毁在我们手中,必须死守新郑。”

两人还在和身边人各自说着话,只见韩王安恢复了平静,难得龙行虎步地走到了台阶上,好歹做了这么多年君王,身上的气势倒也不弱,对着群臣,用着不可置疑地语气道,“和孤一起出城投降。”

“……”

姬无夜直愣愣地看着韩王安,粗旷的脸上露出疯狂的杀意,如果韩王安不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现在就必须剁了他,han国要是没了,他这个大将军还有个毛用。

“本王刚拿到秦王诏书,只要孤出城献玺,并让上卿韩非入秦为官,城外的秦军就会退走,归还所有领地。”

群臣由安静,又开始交头接耳,能不打自然是好的,上次想要拿下河内,那也是看赵国异军突起,想要分一杯羹,并不是真的有多大勇气去和秦国硬刚。

韩非面色大变,韩王安的话一出,虽然大臣们还没有同意,但是都下意识避开了他,明显是有所意动。

姬无夜的杀气消散,如果这样的话也不是不可以,一举让韩非出局,韩王安的威望也在国内降到冰点,让他的篡位计划更加稳妥。

闹腾了半个时辰,最终表决,同意了,除了韩非、张良和卫庄,还有几个老臣,其他人都同意了,就连周围的士兵听到后都松了口气。

反正就是认个怂,只要han国还在就行。

韩非的眼中露出悲凉之色,遥遥地看向城中的紫兰轩,那里肯定也有一位佳人在望着他,可惜,这就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