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玄幻 > 秦时之我要做军阀 > 第六百一十九章 决策

秦时之我要做军阀 第六百一十九章 决策(1/2)

    举世瞩目的秦赵之战就此落下帷幕,此战以赵国灭国而告终,赵王室全员成为俘虏,只有赵嘉不知所踪。

    秦国派出大量官员进入赵国,开始接受他们的胜利果实。

    赵国王城邯郸失手后,赵国各个城池全面投降,偶有顽抗,也很快被秦国将领扑灭。

    就在远在饶安的庞立也已投降秦国,并在姜珝的示意下销毁了一切账本。

    从今以后,除非姜珝有意率兵南下,否则姜珝不会再与庞立的联系。两人之间的关系就如同那些账本一样,销毁于历史之中。

    秦国派出大量官员接管赵国城池,同时也认命了一大批赵国本土的官员。

    毫无疑问,秦系官员与赵系官员日后将在这片土地上展开权利的争斗。

    秦系官员背靠秦国,而赵系官员拥有本地百姓支持,双方的权利斗争将会愈演愈烈,直至嬴政做出一个决定。

    在秦时原著中,嬴政曾经将北方的百姓迁徙到南方,又将南方的百姓迁徙到北方。

    这个决定不但遏制了当地官员抱团取暖的格局,同时也让不同的百姓混居在一起,加速了全国各地的文化民俗交流。

    但与此同时,这个决定也给秦国埋下了祸根。

    或许在嬴政看来,不同的百姓混居在一起,就不会有能力zào fǎn了。

    然而嬴政岂能知道,当百姓们忍受不了秦国的压迫,只要有人牵头,就会形成滔天之势,一瞬间吞灭时间的一切。

    就算之前不认识,可当所有的百姓都承受着秦国的压迫时,慢慢的也就认识了。

    而王翦、蒙骜合兵四十万围困代县,此战在世人看来,已经不是秦赵之战了,而是秦国与姜珝的战争。

    毕竟赵国已灭,而姜珝虽然是赵国将领,但在王城已失,赵国已灭的情况下,姜珝的反抗不过是为了自己罢了。

    姜珝的结局已经显而易见。

    要么拼死顽抗到底,要么向秦国投降。

    面对秦国这么庞大的战争机器,顽抗到底的结果就是被秦国彻底消灭。

    可即便如此,依然有一部分人认为姜珝不会投降。

    古代情报传递缓慢,哪怕姜珝之前就已经名震七国,但别说是其他国家了,就连邯郸、饶安、代县三地的百姓,也有不少人不知道姜珝长什么样子,更别说是了解姜珝的为人了。

    至于那些世子、书生们对于姜珝的了解,也不过是道听途说罢了。

    而姜珝最擅长控制舆论,所谓的‘道听途说’,也不过是姜珝派人为自己做的宣传而已。

    然而真实情况却是,姜珝想要投降,而秦国也想接受姜珝的投降。

    因为这一战已经没有意义了。

    目前姜珝与秦国的争议无非也就是利益罢了。

    秦国想要收回代县,同时也不想姜珝在代县做大,在秦国之内出现一个国中之国。

    而姜珝的底线就是必须拥有代县。

    代县这座战争堡垒易守难攻,王翦与蒙骜都没有信心可以在短时间内攻下,然而真正可以做出决定的人,就只有嬴政。

    ‘扑扑扑——’

    一只信鸽飞入侯府后院,侯府小斯快步上前,一把抓住信鸽,将信鸽腿部的信筒拿下,然后小跑到姜珝的书房门前,将信筒递给守卫的亲卫。

    书房中,姜珝正在独自一人看书。

    虽然秦国四十万大军围城,但双方却并没有展开战事,姜珝也不会那么愚蠢,带兵出城与王翦、蒙骜交战。

    王翦、蒙骜每日派人叫阵,就连城头上的守军都听的有写烦了。

    倒是有不少将领整天来侯府请战,不过也被姜珝劝了回去。

    秦国的叫阵并没有骂的太过难听,无非也就是‘胆小如鼠、怯弱如鸡’之类的话。骂的也都是姜珝麾下的将领,就连姜珝的名字也很少提到。

    管中窥豹,姜珝也能明白王翦和蒙骜的意思。

    再者说来,就算王翦和蒙骜想战,姜珝也不可能放弃代县的地利,跑出去和秦国野战。

    那才是真傻。

    有本事你们来攻城啊!

    “侯爷!”

    亲卫敲门而入,将信通递给姜珝。

    姜珝挥挥手让亲卫下去,打开竹筒后,果然是墨鸦传回来的情报。

    如今代县不能进也不能出,虽说城内百姓的生活一切如常,但姜珝的情报系统也确实失灵了。

    让墨鸦在外面,姜珝至少可以接到一切实时消息。

    “呵呵…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