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玄幻 > 强汉全文阅读 > 第五卷《戍》 第一百一十五章:长安来人(小声地求票月)

强汉全文阅读 第五卷《戍》 第一百一十五章:长安来人(小声地求票月)(1/5)

    逝者已逝,活着的人缅怀逝者,抚慰内心的伤痛,坚强对面艰难。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坚强的民族,次次倒下后都坚强地再站起来,无论如何艰辛,无论有什么压力,这个伟大的民族总会团结一致度过难关!

    次日,天气终于放晴,林斌重新站在城楼远望平原,一看那整个一片白茫茫的地方,强烈的冰冻凝固了无限大的积雪面,像极整个天地都冻结了,强烈的光照耀着雪白的原野,四面八方只看见吹拂起来的落雪形成一条条白色斜线。  在荒野里,风执拗地把一切都往一个方向吹,一卷就是一片白网拔地而起,仿佛可以笼罩万物。

    回望城内,士卒依然像往昔那般,红扑扑着脸操演戈术,他们踏地的地方依稀可见狂欢过后的痕迹;那些屯兵屋的屋顶积满了白雪,没有操练的士卒忙碌着正在清扫,时而有士卒控制不住手舞足蹈地滑下去跌在雪堆之上,引起的是一阵阵善意的哄笑。

    这个时代没有所谓的棉袄,为了耐寒只能一层层加套麻衣,这让士卒的的灵活度大大减少,其实若不是为了训练军律,在这样的时节里汉军没有操演军阵的惯例,应该尽量不集结太多人,一般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训练搏杀技巧,这也是最有效的一种训练方式。

    林斌归纳了现代军队的几种搏杀技巧,亲身教导给了几位军官,匕首刺杀术所改良的刀术自然是不必再进行叙述。  只是将现代军队中地擒拿技巧又传播了下去,至于其它就根本没有必要,现时的军队有自己的搏杀技巧,并不是每一样东西都需要进行改进,有一句话叫‘画虎不成反类犬’,这也改、那也改,所造成的只能是适得其反。

    其实现在的军队已经有了良好的训练体系。  比如训练士卒的体力。  训练体力地方法有许多种,最普通的便是列队负重长跑。  由于现在没有所谓地负重袋(沙袋)所采取的是扛木桩进行奔跑,与之现代相比没有不同。

    当然,现在是雪季,地面本就平滑,稍有不慎就会滑倒,所以负重长跑无法进行。  在林斌的又一番教导之下,非常老套却有用的。  仰卧起坐、俯卧升等训练方式被普及了下去。  而这个时候本来就有了石锁、吊杠等等东西的存在,自然不需要林斌再费什么心思去捣弄。

    一番严谨的体能训练、战技训练进行之余,林斌很自然而然的把现代那种比武练兵地方式借鉴了过来,让士卒穿戴木制的甲胄,手持木制的武器进行对抗演练,士卒或持木刀、或持没有杀伤力的戈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混战式的对抗,在浩大的呼喝喊杀声之中非常有实战的感觉,这能训练士卒的勇气。  也能让士卒适应混乱地场面,以便在日后实战中不至于会手忙脚乱或是胆怯。

    在整训的同时,以最小的伍为单位直至曲(千人),开始了系统化的整编行动,古语有云‘养兵,必养精’。  这里不是说士兵的精锐与否,而是从最小的单位对士卒进行划分,善近之卒配予短刃(刀、剑),大力之卒配予长兵(戈、矛),又有善射之卒配予弓、弩。  这些也不是林斌地想法,而是这时候本来就有这样的制度。

    为之亦然者,所谓精兵并不是善战之卒,而是令行禁止之士卒。  军队,首重军律,军律不明则士卒多乱。  所谓的乱。  就是不尊号令,而现时的汉军律早就有了自己的一套体制。  这自然是不必多去操心。

    现代军人或多或少都会去学一些古代的兵法,林斌也不例外,他接触过的兵法很多,最着名的当然是《孙子兵法》但非常遗憾的是其中的练兵篇早就失传。  其中《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这两本兵法倒是有详细写出练兵地方式,适当地拿出几条练兵之术倒也没有破坏目前汉军的练兵方法。

    连续多天地练兵让林斌发现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那便是汉军虽然有明确官阶之分,但是在作战中传达军令等十分麻烦,大军最为重要的传达军令工具是大型的战鼓,战鼓声浩大但传播的距离有限,而且战鼓在战场上移动也比较麻烦,无法进行有效、快速的机动,这样只能传达有限的距离,身在战场的将士耳朵里全是厮杀声,根本听不真切;冲锋阵型一般都是以旌旗为号,步卒也还罢了,骑阵在冲锋时不但持旗官吃力,骑士也要时刻专注旌旗而被大量分心,堕马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些都需要改进。

    军士的服饰也是传承自秦军,甲士在胸前有柳缎,以柳缎的颜色和数量来判辨官衔,这点林斌想改,但是他知道了一件事实,甲胄样式再怎么变都不要紧,但是不能改动这些代表军衔制度的小玩意,不然就是有造反嫌疑,任何人都可以不用上报就能砍了他的头。  那么也就只有另想它法了。

    华夏民族有一个习惯,那便是到了冬天就改穿黑色的衣服,因为黑色能够吸光热使人温暖,这也算是最原始的一种过冬举措,不过庶民可以换黑色,军队却是一年四季都是红袍黑甲,不是不能改,而是布料和丈量衣物的时间不允许。

    但是这个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