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战斗在甲午年全文阅读 > 第二百四十六章 扩军

战斗在甲午年全文阅读 第二百四十六章 扩军(1/2)

随后,何长缨又在安州城东北角选了一个大园子,作为这一百余名朝鲜兵的营区。

那是安州城内最豪华的一片房子,原来是逃得没影子的安州城府丞小舅子的屋子,现在便宜了闵丙他们。

一切就绪,接着就是下午的扩军了。

当天下午,在安州城外大清河南岸的宽阔河滩里,援朝军顺利的进行了第二次整军。

援朝军由营级建制,升级为团级。

何长缨把西方的军衔制度也引进了过来,并且设计(照搬后世)了援朝军的军徽,肩章。

中校团长何长缨,中校副团长吴威扬,中校参谋长沈兆翱。

参谋部部长沈兆翱,参谋彭千宴中尉,实习参谋于泽清少尉。

司法部部长林云瑜中校。

后勤部部长徐如少尉,兼何长缨的副官,兼团部书记处书记。

野战医院院长左尚青中尉,同时负责管理各营连的战地医生小队。

兵站站长兼新军训练营营长陈世杰少校。

团属警卫队队长兼马队队长陆铁腿中尉,副队长兼步队队长鲁招妹少尉。

警卫队下设一个骑队30人,一个步兵60人。

情报科科长熊凯玉中尉。

营属侦察排排长刘明阳少尉。

营属山地狙击特种连连长方大海中尉,副连长陈志辉中尉。

下设三个狙击排,兵力总计116人。

营属科技科科长刘学仁少尉。

营属工兵中队队长李园少尉。

步兵一营营长林云瑜中校,副营长吕顺成少校,营参谋霍国涛少校。

下设3个步兵连,一个骑队,一个炮队,总计700余军力。

步兵二营营长郝天胜少校,副营长马德草少校,营参谋曹锟少校。

下设3个步兵连,总计500余军力。

步兵三营营长李振华少校,副营长李搏虎少校,营参谋戚友伟少校。

下设3个步兵连,总计500余军力。

骑兵营营长毛超少校,副营长刘光彦少校,营参谋段熊波少校。

下设2个骑兵连,总计300余军力。

这样在安州城内,援朝军就扩编到4营12连,近2500余军力。

之前的所有士兵和班排长们,何长缨再次全部打乱,和奉军毅军仁字军进行了一次大混编。

对于从奉军,仁字军,毅军,过来的马德草,刘光彦,曹锟,李搏虎,这四人,何长缨都是提拔重用。

而其余的仁字军里面还有一个哨长华正银,奉军里面还有两个哨官李广德,周凡,四个哨长唐加深,昌平伟,孟舟,赵明方。

这七人既然能选择留下来,显然都是有胆之辈,何长缨也都是重用,把他们安排在各营下面的连里面,挂着副连长的职位。

而对于下面的什长,骑兵的棚长,何长缨也都慷慨的给了一个副班长的位置。

这样一来,就算暂时的安定下来了这一千五百余外来户的军心,下面就是在战斗和训练中,慢慢的磨合了。

随后,援朝军各部划分了自己的防区,在安州城外南三十里,西二十里,东十里,大清河北五里的范围内建立起警戒哨,进行布防预警。

叶志超走的时候,因为大水漫江,不但大量的骡马,车子,落在安州城,而且安州库房里面还留着近三十万发子弹无人问津。

城头上面还留着两挺北洋军械局仿照的格林炮,三门青铜山炮,何长缨直接扔给了林云瑜,让他的炮队处理。

有了这三十万发子弹,再加上援朝军自己储备的近三十余万发子弹,何长缨就有了练兵的底气。

在整军之后,何长缨就命令后勤部部长徐如拿出二十万发子弹,分发给各支队伍,让他们出城在各自的防区训练打靶。

团属于侦察排和各营的营属侦察排,开始向肃州,平壤方向侦察渗透。

何长缨明确要求他们的最前哨要一直到达大同江畔,在城外监视日军的动静。

在征得了何长缨的同意之后,方大海率领着山地狙击特种连的士兵背着一星期的口粮,准备朝着平壤方向运动。

他们的任务就是在一边适应丛林战的同时,袭击从平壤城内北上侦察的日军侦察兵。

彻底打掉平壤日军向北探出的耳目,把他们变成一个瞎子。

此时的安州城,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军营,本来就走得才不多的百姓因为惧怕这里万一如同平壤那样的炮火,剩下的都纷纷的离开了安州城。

不过何长缨还是以身作则的睡在安州府衙屋外的行军帐篷里面,并且要求所有的援朝军士兵也都睡在外面。

正所谓千里之溃于蚁穴。

一支虎贲的成长,除了要经过大量战火的淬炼。

而且严酷到毫无道理的军纪,苦心僧般的集体主义,从上到下以身作则的带头示范,也是一支军队最终成为虎狼之狮的有力保证。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