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明1629 > 第三百三十六章:持令出关,危难之时

大明1629 第三百三十六章:持令出关,危难之时(1/2)

    第三百三十六章:持令出关,危难之时

    一行人没了步军的拖累,驾马奔行很快就到了大安口眼前,在萧亦几人印象中,两年前的那次入口之役中,大安口似已经被后金毁城。

    但眼前的大安口,却不知何时再次被悄然兴建起来。

    大安口,己巳之变中阿济格率军数万来攻,得到消息的镇守总兵官刘策不思抵抗,反而率官军弃城遁逃,导致奴酋阿济格不费一兵一卒,轻易攻陷京北重隘,毁城入关而去。

    但孙承宗经略辽东以后,官军数战皆捷,陆续收复永平各城,朝堂之上一直认为,刘策首逃当斩,但大安口作为重要关隘,却不得不修。

    孙承宗上疏,推荐在收复永平、迁安四城中表现突出的张春,于是崇祯帝下诏,遣班军一万六千,下发官银五千两,由张春监管,重修大安口。

    重修后的大安口,在历史上却成了一个鸡肋,军备萎靡,再也不能起到任何防备的作用。

    相比最初明将徐达督建的边关,已经略显青涩,城墙也并不像萧亦初次来显得那么雄伟了。

    城上倒也有些懒懒散散的边兵在靠着城墙打瞌睡,一人睡眼惺忪间忽然见到前面灰尘四起,起初还并不觉得有什么。

    但复念想起,大明境内哪里还有这样的马队,总是感觉不对劲,急忙将身侧正瞌睡的几个兵士叫醒。

    这个时候轰隆隆的马蹄声越来越近,这些新招募的兵士见到后,个个惊吓不已,要不是萧亦等人穿着的甲胄是大明的,他们怕是早已作鸟兽散,四散跑下城墙,去通知镇守这里的总兵了。

    一个兵士壮着胆子,朝下面喊道:“你们是哪来的?”

    石刚见到这些兵士害怕的样子也觉得有些好笑,想起上次来这里,自己还是被这些人当民夫押来的,如今山水轮流转,倒是他们怕自己了。

    黄阳几个人也是满脸的精彩,但都没多说,只是看着萧亦。

    萧亦放慢马速,策马上前,掏出一块古朴令牌,朝城上大声道:“本将乃是督师亲命,大同入援军统领,大同镇东路游击将军萧亦,要通过关口,还望放行。”

    “萧亦?”

    城上的一个把总喃喃几句,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又吼道:“进到竹筐中上城!”

    话音落下,只见一个大型的竹篮子由几个兵士拉着,缓缓放到城下。

    萧亦听后也觉得不可思议,竟然要自己进到这个破筐子里被他们拉到城上去?

    皱眉看了一眼那个把总,萧亦冷哼一声,只是将令牌扔到竹筐里,示意城上的兵士可以拉回去了。

    这倒不是萧亦害怕,只是他乃是整个永安军的统领,在部下眼前被装到竹筐里拉到城上,纵然萧亦对个人面子不太在意,但说到永安军将士耳中,也不太好听。

    这把总先是习惯性的一哼,又看着萧亦的眼神,不自主的避开,示弱道:“拉上来吧。”

    一枚古朴令牌被装在宽大的竹篮中,这把总一眼看过去,只觉浑身惊颤。

    令牌正身一个斗大的‘令’字篆刻,只是这一个字,却显得威严毕露,颤手拿起令牌。

    再往后看去,只见几行小楷比对十分工整,随着这把总缓缓读出,周围的兵士顿时一阵心惊。

    “大明蓟辽督师令,凡令牌所至,节制九路边军,不可有违。”

    只听‘哗啷’一声,这令牌从这把总手上掉落到筐内,身侧一个兵士颤颤巍巍的问道:“头,怎么办?”

    这把总一个暴栗,打在这兵士头上。

    “还能怎么办?开门放人,想一起死吗?”

    没有什么寒暄的过程,萧亦从这把总颤颤巍巍的手上接过令牌,便率一众骑兵往远处而去。

    ……

    与此同时,数十里外的一个小山,山脚下的那个小土村还是原来的模样,只不过外面却躺了七八具尸体,这些尸体都穿着简易的粗皮甲,手中也都握着生锈的马刀。

    原本紧闭的简易木门也被暴力破开,碎木屑铺了一地。

    走进破裂的木门,横七竖八的村民尸体躺在这里无人问津,这些村民与外面的几个马贼不同,他们都只是粗麻布衣,手中的所谓武器,也只是扁担、草叉而已。

    再往前走,一排约莫数十人的马贼列在空地上,狞笑看着那几十个山贼,走进一间间民房。

    往往传出一阵惊慌失措的声音,从里面揪出一个个村民,当然,大多数都是女子,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