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明1629 > 第一百零六章:分派

大明1629 第一百零六章:分派(1/2)

    宣布了重组细节之后,萧亦明白这种分组还差很多,但是这也只是日后永安军的雏形,日后是一定要增设辎重队、马队等,但是现在萧亦才是一个小管队,可没那么多钱粮养活那么多军队。

    萧亦当即宣布扩军,解散全部原本长宁镇的战兵,将其放回家种地,相对于训练这些多年的兵痞子们,萧亦觉得让他们回家种地更为合适。

    这样一来就需要招募新军四百多人,这次招募新兵有了和以往不同的规则,上几次在永安堡招兵由于人数并不充足,所以除了基本的测试之外也便是没有太多的规定,这一次最基本的规定便是没有家室者不予参军。

    即便你是满足所有测试,即便你可以一人战胜十人,那也不予参军。萧亦编练新军最注重的便是这些人是否能绝对服从贯彻自己的命令,这也和这支军队的纪律和作战成效息息相关。

    有家室者相对于那些独身之人更好控制,因为他们家人皆在长宁镇境内,萧亦给他们耕地所需,他们都会感恩戴德,没有后顾之忧且完全听从自己的命令,这才能让萧亦放下心来。

    这一次招募范围并不局限于长宁镇内,而是扩大到了长宁镇下辖各村镇,萧亦还说,长宁镇外的百姓若是想参军,可以让其全家迁到长宁镇内外居住,并且分发耕地、分发种籽等物事,入军户户籍。

    这对于百姓们的吸引力是致命的,萧亦这些时间在长宁镇大刀阔斧的动作已经让大同右卫的其他人关注。

    长宁镇和永安堡一样的模式下来,又是分发耕地,又是新建墩卫,百姓们皆是送着自家的孩子踊跃来到长宁堡参军。

    长宁堡的百姓们也不平静,萧亦扩军的消息一散发下来,东门便是挤满了兵士和百姓,东门是招募和记册的地点,时常处于人潮拥挤的状态,元大昌、安柯平领着一班小吏也在这里忙活个不停。

    元大昌刚刚将一家子难民全部记录入册,才来得及喘口气,这又一家子五口人又来了,元大昌只得继续一一询问。

    安柯平那也不轻松,虽然小吏也很多,但是这种记册的事情是十分重要的,萧亦也不放心让这些有前科的小吏处理,只得安柯平和元大昌累些。

    旁边,石刚、史路、刘通、三人以及各队正队副都在忙着考核新的人员,这些人今后都是自己队内的新兵,容不得他们不上心,每个人周围都围着一圈子刚刚记册完的百姓。

    几个壮实的小伙子就在赵大河面前,赵大河看着周围希望参军的百姓,内心是唏嘘不已,曾几何时自己也和他们一样,站在当时永安军老兵的身前渴望能加入。

    如今时光荏苒,考核的人居然变成了自己,看了一眼萧亦的百户官厅那边,心中暗暗下定决定,一定要好好招募和训练这帮新兵。

    当日永安军成军以及黄阳的任命邸报到了永安堡,永安堡沸腾了。

    黄阳按照萧亦邸报上的指示,立刻宣布永安堡留守的二十一支小队和长宁镇一样重组,黄阳则为三哨哨长,即日便开始了训练。

    黄阳明面上为萧亦推荐的永安堡屯官,实际上则是永安军三个哨长之一。

    萧亦的邸报上有所有队长甲长的任命,伍长则让黄阳自行任命,永安堡招募新兵一百余人,长宁镇也只招募新兵四百人左右。

    新兵招募并算不得多,原因既有让战士们熟悉新分队,也有萧亦资金不充足的原因。

    这一次重组是打乱了战士们熟悉的原有分配,新兵还好,第一次接触反倒容易记忆深刻。

    但是老兵们练了这么久,一时心中也是难以反应过来,需要时间磨合。一次性招募新兵过多反而不好,当这次招募完成之后,两堡境内将有永安军七百左右。

    这七百人分为三哨,黄阳带着三哨守卫永安堡,那是萧亦的根基所在,其余两哨就和萧亦驻扎在长宁堡,两堡同时开始训练。

    三日后,随着永安堡运送来的第一批新式盾牌和新式三眼铳到来,新兵招募也已经完成,该是分发武器开始训练了。

    黑压压一片,数百永安军战士站立在校场内。老兵战士皆为小将官,在新兵面前他们自然是要起到一个表率作用,一个个将身子挺的笔直。

    元大昌和安柯平两人也在萧亦后面站着,元大昌感觉这些人就是给自己不一样的感觉,和以往长宁镇那些兵油子不一样,看着新兵们好奇的目光,元大昌心中也颇是满足。

    新兵们都是经过了最初的测试,肩膀上都有着一块缝制上去的布,布上几条竖,这便是他们的气力记录,日后也好分配相应职位。

    新兵们此时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