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玄幻 > 群穿三国之客蜀 > 161 十年之约

群穿三国之客蜀 161 十年之约(1/2)

    陈斐的这番话给诸葛亮拓开了另外的一方天地。//Www.ops8.COm 无弹窗 更新快//【叶*】【*】

    为什么不给华夏孙一个机会呢?李四良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也是知晓的,可却不以为然,尚且没有从另一种探索的制度角度去考虑,如今经陈斐提点,他似乎明悟到了什么。不止如此,陈斐还说了诸葛直自夷州回来一事,若是想青史留名,建立下莫大功业,并不是扼杀另外一种新生的制度,而是开疆拓土,将我华夏国土线无限的向东、向西、向北、向南拓展,为何偏偏要将人力物力浪费在自己人身上?

    谁也未曾想到,这次的无心之言,奠定了将来中国的大格局,陈斐和诸葛亮似乎达成了一个协议,协议的大致内容便是:待魏国灭了,李四良明面上向刘禅称臣,但是他的制度保持不变,给他十年的时间,若是他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那么诸葛亮便学习李四良的制度,也进行内部调整,且李四良会入主中枢,成为蜀汉丞相的接班人;若是李四良治下的江南地区百姓苦不堪言,那么李四良便主动的放弃改革,作为历史的罪人为那些因改革死去的人谢罪,江南地区无条件纳入季汉管辖范围,并且推翻之前的制度。这个协议陈斐没有立刻答应,江南地图不是她的,她现在的身份只是楚王专使,她还要回去将这件事告诉李四良。[]自然,在有关国土线上,他们二人也商议出了结果,便以庐江郡、戈阳郡、江夏郡为界,李四良的大军保证不北上,那么十年之内,诸葛亮便保证与李四良无有战事。

    这在历史上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协定,以诸葛亮的个人品格极其才智来看,因这协定,他当之无愧历史的功臣,可有时候一些伟大的协定,于素来喜爱捉弄人的天命相比,在庄重之余,谁也意想不到将来会出现怎样的尴尬。但不管怎么说,这个协定给了华夏孙一个机会,一个选择最适合自己制度的机会。

    在协议期间,蜀汉会在技术上无条件提供给李四良以改革的支持,这份魄力,让陈斐为之折服。

    只是一想到十年之后已经是建兴十七年,若是按照历史上诸葛亮的寿命来算,不知他能不能有那么一天,这么一想,陈斐又觉得无比的哀伤,在这个协定探讨、成型、定型的过程,不知不觉间,陈斐迷恋上了这个英武果断的男人,他的高瞻远瞩,让人深深为之折服。

    建兴七年二月,寒冬的余威尚在,诸葛亮回返了槐里之后,便迅速的开始发兵长安,这次,他要一举拿下长安城,陈斐的话给了他很多启示,让他知道了他活着的意义并非是狭义上的汉室一统,而是文化上的一统。[ ~]

    同时,陈斐也打算回去了,这个协议太重要,虽然没有书面合同,可她知道有诸葛亮一句话,比任何的书面语言都要有用,十年,不拓地,站在华夏文化传承发扬的角度,李四良与诸葛亮达成的这项口头协议,让李四良倍感肩上的责任之重。

    以他本人而言,对于自相残害同胞并无兴趣,他并不是特殊爱好杀戮之人,既然有这机会争取来和平,那么他就该担起这责任来。历史的巧遇给了他这副重担,诸葛亮一介古人尚且敢于承担,他怎么能躲避呢?怎么能再局限于个人势力的扩张,而将无辜的黔首百姓置于水火之中?

    所以,不用陈斐劝说,李四良便豪气干云的应下了诸葛亮的十年之约的挑战,陈斐很欣慰,李四良这般顾全大局敢于担当,她想起诸葛亮的慎重以及高瞻远瞩,差点没有落下泪来,这两个男人的十年之约,历史将会做出一个公平的选择吧?陈斐如是想,否则,上天也太辜负了这二人的付出。

    李四良的果断也让陈斐为之沉迷,他拒绝了以庐江郡等郡县为界的提议,对诸葛亮保证不再北上派一兵一卒,但有一点,那么便是交州全境他们蜀汉的势力必须撤出,若是向南用兵,交州的必经之路!

    这个是早有协议的,诸葛亮自然不会拒绝,想着这十年之后的中国大地将会是如何一个景象,陈斐有些迫不及待,这是古往今来第一豪赌啊!同一个政权下的两种制度,比起后世的那一国两制来,显然这个更有嚼头,毕竟这件事不管对蜀汉来说还是李四良领导下的江南地区来说,都是一场极为公平的竞争,更何况,有诸葛亮掌舵,蜀汉的一切不会一成不变,他势必要进行内部的一些些许改革,但若是论起动静来,应该没有江南地区的大一些,也没有江南地区的顺利,李四良的铁血政策将一切反对声音扼杀,势必造成一些老旧势力向北方聚集,那么诸葛亮的改革也将会面对巨大的阻力,诸葛亮自然明白这些,所以,让陈斐李四良一干人眼前一亮的是,诸葛亮成功的将国内矛盾转化到了对外战争中,在往后的日里,他将兵锋直指北方、东方、西方,除了未曾跨越与李四良约定的展现,蜀汉几乎连年不断的对外战争。
<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