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科幻 > 医天 > 十四章 跨越世界屋脊

医天 十四章 跨越世界屋脊(1/4)

医天小组在北冰洋南岸的切柳斯金角海边工作了近一个月,其间琳达多次向同伴们讲述她在科研小组时研制负光仪、捕束器和阴阳磁聚壶的艰苦历程。

当地时间8月17日晚上,气象飞盘再次伸展起飞。

飞盘越过北回归线进入西西伯利亚上空时,苏菲叫了起来:“你们看,负光屏上好热闹,成群结队的隐物粒子比天上的星星还密。”

“不错,我也发现了。”琳达说,“隐物粒子的密度的确有所增大,下面是什么地形?有什么地质特点?”

“下面是西西北利亚平原,地质构造属前寒武纪地块,土壤为灰化土,自然植被多为沼泽和针叶林。”黄炎厚说,“有没有以前未发现过的新粒子?”

“暂时还没有发现新粒子。”苏菲说,“都是以前出现过的,不过……”

第一次进餐结束后,吉姆说:“大博士,你们休息吧。”

“还是你们先休息。”黄炎厚说。

“不,你们先睡吧!”苏菲说,“负光屏上出现非常好的效果,这是个好机会,我想继续观察下去。”

黄炎厚思索了一会儿说:“好吧!机会难得。如果有必要的话,你们可以适当调整飞盘离下垫面的距离,充分发挥负光仪的最佳功能,争取多捕获一些隐物粒子。但是,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出现意外。”

“你们放心地休息吧!”吉姆说,“在这平坦的大平原上空,不会出现什么意外的,你们都不要担这个心了。”

黄炎厚他们入睡不久,苏菲和琳达就建议降低飞盘高度。吉姆也支持,所以就把飞盘下降到离地面1千米的高程上。

苏菲和琳达连续不断地叫好声,引起了吉姆的好奇心。他关闭了潜望窗,把眼睛贴在探深镜护圈上,也想看到隐物粒子的三维图像(色斑)是什么样子。

“琳达博士,发现略带青黑色的粒子色斑吗?有点儿椭圆。”苏菲说。

“不错。”琳达说,“从颜色和形状看,它不同于北冰洋上空的粒子,在北美洲那边也没看到过,大概又是一个种类。”

吉姆听到她们的对话,把眼睛瞪得老大,也没发现负光屏上的粒子色斑。于是他着急地说:“琳达博士,是不是我这台负光仪有毛病?我的眼睛都瞪疼了也没看见任何东西啊!”

“你不是色盲吧?”琳达说,“如果是色盲或者视力有问题,那是肯定看不见的。”

“胡说!我是优秀的飞机驾驶员,怎么能是色盲?”吉姆说,“我的视力也没问题,每次检查都是最好的。”

“那可能是你的观察方法不对。”苏菲说,“你不要紧张,眼睛不要睁得太大,要适当地眯起一点儿来,如果感到眼睛疲劳就闭一会儿。”

“你不要认为负光屏上出现的粒子色斑很清楚。”琳达说,“它好像你看着太阳打喷嚏,然后闭上眼睛再看太阳时,红光中会出现许多不停晃动、有色或无色光斑,负光屏上的粒子色斑和那些光斑差不多,也是晃动不停,一闪即失;唯一的区别就是粒子色斑能看到厚度,太阳光斑是二维平面的。”

“噢!原来这就是粒子的色斑?”吉姆高兴地说,“我还以为是眼睛看花了呢!这么说,我也发现负光屏上的粒子图形了,有一种略微青黑色,一闪即逝。”

黄炎厚他们醒来之后,苏菲说:“这两天负光屏上景象喜人,说明负光仪的‘战果’辉煌,要不要向你们公布一下?”

“好哇!”保健医生说,“公布出来,让我们都享受一份喜悦。”

苏菲说:“在西西伯利亚平原上空发现的隐物粒子是比较多的,与以前相同的就不再讲了,看不太清楚、确定不了立体形状的也不讲了,要公布的新粒子有八种:第一种是扁圆形无色粒子,放大70万倍时……”

“还需要一个一个的公布吗?”吉姆突然插话,“在今后的飞行中,能捕获许多许多的无名隐物粒子,都把它们的形状、大小说出来我们也记不住。”

“是的,我同意吉姆博士的意见。”莉莎说,“如果要公布的话,只需把新发现隐物粒子的数量说清楚就行了,用不着一个一个的过细讲解。”

“你俩的意见很好,可以采纳。”黄炎厚说,“苏菲博士,你看如何?”

“这样当然好了。”苏菲说,“以后在某种地形上出现了新的隐物粒子,我把种类数目告诉大家就是了。”

“也不要千篇一律。”琳达说,“如果出现特殊的粒子,还是说细点儿为好。”

“对,那就这样办!”黄炎厚说,“这个权力由苏菲、琳达二位博士灵活掌握:当你们认为有必要,别人如果有需要的时候,临时决定公布方式。”

“大气层中的隐物粒子分布,不均匀吗?”保健医生问,“怎么这个地方有的那个方没有,那个地方有的这个地方又没有?各种不同的地形出现的隐物粒子还不一样?难道它们也和地球上的人类一样,分种族群居?”

“这个问题值得研究。”吉姆接着说,“我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