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抗日之雪耻全文阅读 > 第四百一十三章:满月(三)

抗日之雪耻全文阅读 第四百一十三章:满月(三)(1/3)

    第四百一十三章:满月(三)

    其实这个时候韩云华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在日军的两大方面军的攻击下支撑多长时间,虽然华北方面军对于韩云华来说已经不足为虑了,相对于那些刚刚组建成的新兵部队,韩云华最最顾忌的还是关东军那样的老牌强旅。如果说下辖十多个师团的华北方面军是一个庞然大物的话,那么编有31个步兵师团,11个步兵和坦克旅团,1个敢死队旅团和2个航空军,加上伪满洲国的部队,总兵力约120万人的关东军就是一个巨无霸。

    尽管韩云华也清楚此时的关东军的战斗力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强悍,但是这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炮灰对于现在的中***队来说依然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劲旅。内***军区现在有近三十万大军,而且都是训练有素的精锐,其中绝大多数的部队都是上过战场见过血的老兵。再加上内***军区建立的大批的兵工厂,所以整个内***军区的所有部队的武器装备都极为精良,除了在重武器方面略逊于日军外,其他方面韩云华所部比之日军最精锐的部队也不逞多让。

    但是尽管如此,韩云华依然不敢保证能在日军关东军和华北方面军的联合打击下能够取得胜利。不过韩云华也不相信日军敢将关东军的主力调到华北来,要知道此时的***和苏联一直以来就很龌龊,两国打打停停关系极为奇怪,前不久两国还在诺门坎狠狠打了一场,而且韩云华更清楚双方正借着苏日渔业租借条约谈判的时机进行谈判。

    不过在这一场被人们遗忘了的战役中历双方共投入战场兵员20余万人,大炮500余门,飞机900架,坦克、装甲车上千辆,死亡6万余人。其中在四个月的战事中,苏军投入约57000人、坦克500余辆及装甲车约350辆;官方宣布人员损失为伤亡9000余人。但据1991年苏联解体后解密的档案显示,苏军真正死亡人数约7000人,超过1000人失踪,另外约16000人受伤。

    而相对于苏军而言,日军方面的损失就要大的多,战后,第6军的军医部公布了日军的阵亡人数为7696人,负伤人数为8647人,下落不明的人数为1021人,出动兵力总数为58925人。不过显然这个数字丝毫没有真实『性』,更本就经不起推敲,首先这个数可以发现负伤的人数与阵亡的人数太接近了,如果将阵亡人数加上失踪人数,两者几乎相等,而且阵亡失踪人数比负伤的人数还多,这在战争中应该是比较少见的,除非负伤者都有刻意『自杀』的动机,否侧负伤人数应比死亡人数大得多才是。紧接着***陆军当局发表了一个笼统的伤亡数字,将阵亡和负伤的人数一并发表为伤亡约18000人,但是韩云华却知道这一战日军的损失最少也在五万人以上,如果不是诺门坎之战日军败得太惨的话,那么日军很可能会扔下东南亚的美国和西班牙以及英国,直接攻打对他们威胁最大的苏联的。

    对于日苏之间的这次谈判韩云华打心眼里还是高兴的,这次谈判历时半年多,最终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双方签订了一系列的停火协议和互不侵犯条约。这也让苏联将祸水南引,让***将枪口对准了美国,之后才有了举世震惊的珍珠港事件。正如麻省理工学院的洛伦兹教授曾说过:“亚洲腹地的一只蝴蝶扇了扇翅膀,或许几周后能引起南太平洋的一场风暴。”在军事和政治领域,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起因可能微乎其微,但产生的“蝴蝶效应”却令人瞠目。诺门罕战役便是典型的一例,当初谁能料到亚洲腹地一场不起眼的边境冲突,会为轴心国的最终失败埋下伏笔。

    此时的邪恶纳粹已经将魔抓伸向了四周的国家,尽管之前苏联已经和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是作为一个还算成熟政治家的斯大林并不相信德国的诚意,要知道此时的德国已经开始占领西欧和北欧,芬兰和挪威以及瑞典等国已经战败,卢森堡和比利时以及葡萄牙也岌岌可危,要是收拾完这些国家之后德国还会遵守苏德条约吗,显然是不会的。要是苏德两国在东欧开战的话,那么后方的安全能不能保证就是一个问题了。不过幸好朱可夫还算是不错,没有辜负斯大林志的信任,在几个月前的中蒙边界将入侵的***军队大的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关于日苏之间的那场秘而不宣的战役韩云华很是关注,因为他知道那场战役的意义远远比人们想象中的要重大的多,可以说是因此而改变了整个世界。就如同1939年7月20日,《纽约时报》的社论这样评价苏联红军和***军队在***草原上的这场苦斗,时报不屑一顾地嘲讽道“(他们)在人们注意不到的世界角落里发泄着愤怒”。直到两年后***人的炸弹劈头盖脑地扔到了珍珠港,美国人才明白过来,恰恰是他们认为无关紧要的一战改变了***的作战对象,恰恰是他们根本瞧不起的这个弹丸小国给了他们致命一击。美国人为自己的骄傲和轻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苏日之间的不信任也导致***不敢将驻扎在中苏边境的近八十万大军送到中国战场上,凭现在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