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都市 > 梦还楚留香全文阅读 > 明朝十六帝(十一)

梦还楚留香全文阅读 明朝十六帝(十一)(1/2)

    双方争辩激烈,朱棣命他们于午门外跪着辩论。户部尚书夏原吉为稳定局面,主动将责任承担下来,才逐渐缓和了矛盾,迁都之议平息下来。

    可以说,朱棣能够最终夺取皇位,并实现了很多不平凡的功业,除去一些有利的客观因素外,更与他个人的雄才大略分不开。

    成祖一生,智谋过人,历史上流传有很多关于他的智谋故事。

    自投罗网年轻的建文帝即位后,一口气削夺了五个藩王。虽然燕王尚未被削,但是他的周围已经布满了新皇帝的诸多眼线,北平也被重兵包围,形势岌岌可危。朱棣没有坐以待毙,私下里培养了一批死士,还在燕王府里打造兵器,但这些进行得十分隐秘。他在王宫后苑修建了很大的地下室,圈以高大的围墙,围墙下埋着缸瓮,以防止声音传到外面。同时养了许多鸭鹅,用鸭鹅的叫声掩饰打造兵器和操练的声音。

    没有不透风的墙,建文帝听到一些燕王的行迹,愈发猜忌朱棣。由于还没有准备充分,朱棣决定亲自去南京,借以缓和气氛,争取时间。他当然知道此行的风险,说不定会有去无回,但是他相信自己会回来,会使仁弱的建文帝相信自己没有谋反之心,还可以探听朝廷的虚实。建文元年二月,朱棣来到了南京。

    对于燕王自投罗网,户部侍郎卓敬劝说建文帝将燕王徙封南昌。这的确是个不错的办法,然而建文帝优柔寡断,没有采纳卓敬的建议,几天后将燕王放归北平。朱棣的这次自投罗网,体现了一位雄才伟略的政治家的成熟和胆色,收到了奇效。五个月后,一切准备妥当的朱棣毅然以八百骑兵举事。

    佯狂装疯建文元年六月,燕山护卫百户倪谅向朝廷告发朱棣的两个部下为燕王招募死士。二人经过审问,供认了朱棣的一些阴事。建文帝没有更多的证据,所以没有削燕王,而是下诏训责。朱棣害怕这是削藩的前兆,遂生一计,用以迷惑建文帝。

    北平的人听说燕王突然疯了,经常可以看到他在大庭广众之下乱跑、乱喊,有时躺在大街上昏睡。建文帝听到传言,命北平布政使张和都指挥使谢贵探听真情。二人来到燕王府,看见朱棣围坐在火炉旁边,浑身颤抖,似乎很冷的样子。看见张、谢二人前来,朱棣手拄拐杖,走路踉跄。张、谢二人被朱棣精湛的演技欺骗了,上奏朝廷,建文帝信以为真。

    其实朱棣并不是第一次装病。早在周王被废之后,他就一直称病不出,借以韬光养晦,麻痹对手。不过当时他确实有一块心病,他的三个儿子在南京,可能已被扣为人质。一旦他有异谋,三个儿子性命堪忧。于是他借口病重,请求建文帝让三个儿子归府照顾自己。这是一箭双雕之策:如果朝廷放归三个儿子,则免去了质于人的情况;如果不同意放归,可以探知朝廷的意向,早做谋划。建文帝拿不定主意,后来在徐增寿的蛊惑下竟然将朱棣三个儿子送归燕国。朱棣大喜过望,连称"天助",欣喜之情难以言表。几个月后毫无顾忌的朱棣造反,建文帝真是后悔莫及!

    智擒张谢北平布政使张、都指挥使谢贵是建文帝安插在朱棣身边的两双眼睛,负责监视朱棣的一举一动。这时燕王府护卫百户邓庸赴南京公干,被齐泰逮捕入狱,经审讯,供认燕王准皇帝尊亲之宝(白石)备举兵的各项事宜。建文帝大惊,密令张、谢贵捉拿燕王府官属,伺机逮捕朱棣。朱棣得知事情紧急,立即命张玉、朱能率仅有的八百壮士入卫燕王府。

    当时的情况对燕王十分不利,如果强攻,损失过大,所以只能智取。朱能献策,擒贼先擒王,抓住张、谢贵,其他人就好办了。朱棣采纳了他的建议,命人埋伏在端礼门两侧,然后派人请张、谢前来。张、谢怀疑有诈,不肯前往燕王府。朱棣又命人拿着朝廷要抓捕官属的名单前去,这样二人才相信。在燕王府,张、谢的随从被拦截在大门外。朱棣拄着拐杖坐着,设宴行酒。他拿起一块西瓜,放在嘴边,欲尝又止,对二人说:"现在平民百姓,兄弟宗族之间,还知道相互体恤。我身为天子近亲,却朝不保夕。既然这样,天下还有什么做不得呢?"说完,愤怒地将西瓜摔到地上。埋伏的勇士听到暗号,一拥而上,将张、谢贵擒获。随后,朱棣命朱能、张玉等人迅速击败了城内的守军,控制了北平。

    计除卜万朱棣攻打怀来宋忠部之时,大宁兵马号称10万,在都督刘真、都督佥事陈亨、都指挥卜万率领下出松亭关(今河北迁安县西北),将要进攻遵化。七月二十四日,朱棣亲自率兵增援。刘真等人知道宋忠兵败怀来后,退守松亭关,拒不出战。三员主将中,刘真年老力衰,又缺乏计谋,不足为虑;陈亨是燕王的老部下,持观望态度;只有卜万英勇善战,成为燕王的眼中钉。

    恰巧捉到两个大宁的士兵,朱棣遂决定使用反间计,除去卜万。他假意写给卜万一封信,对他大加赞赏永乐七年所造铜铳,极力诋毁陈亨。他命一个被俘的大宁军卒将信藏在衣领内,然后设酒席款待他,并送给他一些银两,又故意让另一个军卒看到这一切。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