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玄幻 > 黄沙百战穿金甲全文阅读 > 第二百四十章 鹿死谁手(二)

黄沙百战穿金甲全文阅读 第二百四十章 鹿死谁手(二)(1/3)

    大梁城是帝都,是北方最为繁华的大城市,但是,大梁城却和一般的大城不一样,是一个奇怪的菱形,菱形的长轴是西北——东南方向,短轴是东北——西南方向。

    城市呈菱形的原因,是顺应河道走势的结果。

    大梁城内蔡河,汴河、五丈河和金水河“四水贯都”,四条河通过护城河相互连通,除蔡河外,汴河、五丈河、金水河流势均自西北而东南。

    汴河连接着南北大运河,是大周朝的生命线,蔡河、五丈河转运大粱附近数州的漕粮,城内河道两边多码头、仓库等设施,一些河段成为街河相接的繁华地区,只有金水河主要供皇宫后苑所用,不用于漕运。

    大梁城的外城墙除了十二座大门之外,还设有新政门、新宋门、封丘门等等六座水门,这些水门是汴河水军的重要咽喉,运送货物必须经过这些门,而水军军士的快速调动也必经这些水门。

    大梁城防中,六座水门就由汴河水军来控制。

    傍晚时分,就将落入地平线的太阳红似火,天空就如要燃烧起来一样,十艘玄蛟船从汴河慢慢地驶来,玄蛟船压碎了宁静的汴河,千万道波光使傍晚的汴河格外的迷人。

    苏文森站在高高的新政门前,指着汴河是的玄蛟船,道:“何将军,玄蛟船到了。”

    一名身穿便衣、腰跨长刀地年轻人站了起来。他脸上有几道长长的刀疤,这些伤疤也有夕阳下发着亮光,使一张原本英俊的脸变得有些狰狞。这名年轻人正是“拼命五郎”何五郎,由于在北伐幽州时数有战功,他就接替战死的铁骑军左厢都指挥使吉青阳,成为了铁骑军左厢都指挥使,一跃而成为禁军十二将之一。

    苏文森也得到了侯大勇的提拔,被任命为铁骑军左厢副都指挥使。苏文森初为何五郎部下之时,尚有些不服气,经过易县之役,他对何五郎心服口服,从此不再直呼何五郎之名,总是尊敬地称其为“何将军。”

    十条玄蛟船停靠在新政门口,每条玄蛟船能运兵一百人,一位身穿铠甲的军官最先跳下船来,他操着青州口音。对着玄蛟船喊道:“岸口太窄,下船后两人一排,站起行军队列。”

    他喊完话,环顾左右,快步来到了身穿铠甲的苏文森身前,行过军礼,大声道:“末将是青州步军指挥使崔奇,带领一千青州兵。特来报到。”

    苏文森沉声道:“快来见过铁骑军左厢都指挥使何将军。”

    崔奇随着苏文森的手势,看到了长相狰狞地何五郎,心里一楞,既惊其年轻。又异其脸上的刀痕,他不敢怠慢这等有异相之人,立刻上前行过大礼。

    何五郎来到崔奇身前,上下打量了一会,突然伸手重重地在崔正肩上拍了拍,崔奇身上的铠甲发出了“呯”,地一声。崔奇脸色不变身体不抖,如一根牢实的树桩。何五郎露出了一丝笑容,道:“青州兵名闻天下,果然强壮得紧,很好。”

    一千青州军士在崔奇的指挥下,依次下船,排成了一个长队,虽然河门狭窄却也丝毫不乱,跟随着何五郎的亲卫快速地前往铁骑军军营,青州军走过。守卫新政门的水军军士立刻关闭了水门。

    崔奇是山东青州崔家的子弟,虽然经过数十年动乱,山东崔家已经失去了当年天下第一大姓的风光,可是瘦死地骖驼比马大,在青州崔家潜在的势力仍然极大,崔家自办有学堂,崔正、崔奇皆是青州崔家学堂最为得意的弟子,两人从军时间并不长,皆已成为青州军指挥使,这其中固然有崔家的影响力,同时也是两兄弟自己努力的结果。

    禁军攻打幽州之战中,做为先锋军的铁骑军损失惨重,在侯大勇的建议之下,就从素来以精兵勇将闻名于世的青州挑选二千人马补充铁骑军,崔奇率领地这一千人,是第一批到达大梁的青州子弟兵。

    到了军营,苏文森就着手安排青州军士诸事,崔正就来到了何五郎的营帐。进了营帐,何五郎就沉下脸来,他自顾自翻着几张纸片,这几张纸片是青州别驾公孙维扬送来的青州步军将领名单,排在第三位地正是面前的崔奇,上面还特意注明排名第二的崔正和排名第三的崔奇是亲兄弟,皆为当日环县公孙娘子的亲弟弟。

    侯大勇早已将当日环县一事告诉了何五郎,并令何五郎亲自与第一批到达大梁的崔奇等人接触,观其颜,查其色,拭其态度。

    崔正脸色不变,笔直地站在营帐中。

    “青州别驾公孙维扬是你什么人?”过了好一会,何五郎这才抬头问道。

    公孙维扬是崔家地女婿,虽然是进士出身,却受到王家的打压,窝在环县十几年,直到巧遇过路的侯大勇,生活才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公孙维扬由环县调回了山东,而且由七品县令升成了五品的青州别驾。

    别驾一职是节度使的助手,权力着实不小,公孙维扬意外地获得了这个职位,对整个青州崔氏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