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国无疆 > 第八十一章 压迫与反抗

大国无疆 第八十一章 压迫与反抗(2/4)

加强劲了。

        顿河地区克拉斯诺夫的哥萨克白卫军、北高加索邓尼金的“志愿军”相继叛乱,成立反革命政府,并着手扩充叛乱武装,联系协约国组织获得物资补给支援壮大实力。而苏维埃内部由于实行粮食政府垄断,社会革命党乘机在各地支持叛乱,成立反苏维埃政权,发动被布尔什维克党所迫害的势力、蛊惑更多的人参与正义的复国战争之中。

        于是乎,整个苏维埃政府很快就面临了内外困顿,丧失四分之三的领土,毫无外界支援,甚至连支持他们事业的声音都没有,真正成了孤独作战,陷入四面受敌的险境,如果现状不得已改变,对于苏维埃而言,不二的选择就是灭亡。

        危机关头,为保卫苏维埃政权,战胜国内外反革命势力,苏维埃人民委员会在得知巴黎和会上所发生的一系列对苏处理内容后,便深知帝国主义列强迟早会对苏维埃发动干涉战的,不管有没有尼古拉二世的存在。所以20年12月20日,便开始组建工农红军和工农红海军的法令,很快成立了最高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随即成立地方军事机构,全国实行普及军训制,军力问题一下得到解决。

        当然,作为首领的列宁还是最先批判了尼古拉二世政府的残暴统治,认为斯拉夫人必须自己当家作主才能使整个俄国走向繁荣昌盛,而俄国回到罗曼诺夫王朝只能是历史的倒退,历史和人民都已经不容许倒行逆施的,他以及所有的人都认为伟大的布尔什维克党必将赢得战争的胜利。

        话虽然说得好听,口号也喊得极为响亮,但真正要取得胜利,光是动嘴皮子还是不够的。面对内乱不停且外线堪忧的局面,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关于实行普遍兵役制的法令,俄共中央和苏维埃政府决定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全部工作转入战时轨道。

        1921年2月14日成立东方面军,专门应对来自远东的威胁,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和美英日三国干涉军的实力不容小觑,所以这一方面军受到了足够的重视。2月20日,成立不久的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下令全面扩充部队编制。

        按照他们的计划,除东方面军外,还将组建南方面军、北方面军及西部防区,苏维埃必须要为反抗干涉军的四面进攻做出相当多的军事部署行动,当然还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大量的农民开始被发动起来加入军队,不管会不会开枪,只要套上了一身军装那就是士兵,那就应该为伟大的苏维埃政权奉献,成为一名英勇的军人。工人们失去了所有的节假日,妇女也加入到了生产活动中来,为前线的士兵提供衣物、罐头、弹药。

        战争进行得相当之快,但其发展方向并不是苏维埃人民所想要的那样。帝国主义列强联合起来的军队,久经战争考验早已成了一个个兵油子,对于战争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远超于一群由农民组成的苏维埃红军,不少红俄士兵好不容易捡到了死去战友的枪支,但开不来、打不准的人大有人在,面对装备精良、作战经验十足、士气还不错的干涉军,苏维埃要想一改颓势稳住阵脚,谈何容易?

        刚结束不久的欧洲大血战已经证明,一名士兵的生命或许等同于一万发不到子弹价值,一名新兵的生命或许只值一颗老兵射出的子弹、小半块炮弹爆炸弹片。而面对干涉军一挺挺机枪一门门火炮的,恰恰是苏维埃一群群未经训练的士兵,他们大多时候都需要听从尖锐的哨声才能读懂长官的意思。

        要么全体进攻、要么顽强防守,就这么两个命令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无论是反击还是防守的时候,干涉军那一挺挺机枪射出的子弹都是夺命的符咒,依旧一窝蜂冲击敌人的红军只能接受被机枪仿佛镰刀般收割稻草一样的屠杀,干涉军几乎是踩着鲜血染红的土地向莫斯科进发,依靠人力优势抵御进攻的红军是根本扛不住漫天弹雨、瓢泼炮弹的打击,步步后撤是保全性命的唯一办法,但苏维埃红军岂能再后退?后退一步可以是海阔天空,当然也会是坠入深渊,徒有人力优势的他们不能退除非全体阵亡。

        协约国军队所组成的干涉军并不是主力,但他们的作用是巨大而不可替代的。然而要想复国还是得靠俄国人自己,当然作战最卖力的也是他们。高尔察克指挥的白卫军从东线实施突击,邓尼金、尤登尼奇和米列尔军队则分别从南方、西方和北方实施辅助突击,目标指向莫斯科,这几个家伙的欲望与他们前进的脚步不相上下,试图比一比谁先拿下列宁的小脑袋为自己请功邀赏。

        高尔察克军队占领乌法、沃特金斯克、奇斯托波尔、布古利马、布古鲁斯兰、奥尔斯克、阿克纠宾斯克,逼近喀山、辛比尔斯克和萨马拉,切断红军同土耳其斯坦的联系,与之配合的远东方向干涉军也是积极配合,以至于苏维埃东方面军的防线随时都有有被突破的危险。

        在西线,波罗的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