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国无疆 > 第二七三章 背水大战(下)

大国无疆 第二七三章 背水大战(下)(2/3)

也就是发射它们的战斗机所发送而来的指令,显然更有使用价值。

    导弹发射后,导弹在其惯性基准装置和微型计算机制导下,微型计算机不断将安装在导弹尾部的数据链接收机所接收到的战机火控雷达系探测到的目标座标数据进行快速解算,根据导弹的实时飞行姿态数据进行校正之后,向导弹发射制导修正信号,导弹自然能够像是长了眼睛一样,隔着数十公里就始终朝着锁定的目标飞去,要是有足够先进的设备,便能看得出这些导弹的飞行轨迹并非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有许多一定弧度的曲线,这便是因为导弹在不断的根据最新的目标坐标数据进行飞行姿态调整。

    对于最大飞行速度可达到4马赫的中距离空对空导弹而言。几十公里的距离并不算远,而当导弹的微型计算机根据战机所发送而来的目标坐标数据,同导弹位置数据进行比对之后,根据固有的攻击设定。判读除了自己已经到达了末端自主攻击的位置,此刻微型计算机便自动切除了与导弹尾部数据链接收机的数据传输联系,而是自动开启了半主动式雷达,雷达开机之时也就意味着导弹进入了末端自寻的攻击阶段。

    聪明的导弹很快就利用自己的半主动式雷达,以高脉冲的重复频率进行目标探测,由于距离已经很近,所以它们自然能够迅速的锁定目标,而这时候导弹要做的并非是急速向目标飞去。技术上的进步已经让这一代中距离空对空导弹显得格外的“精明”,而它们的前辈,也就是共和国早先的一代导弹,如果到了这个阶段。就会毫不犹豫的发起攻击,而在多次演习中共和国海军和空军航空兵有经验的飞行员都知道,当战机出现了导弹锁定的警告提示音之后,他们就会迅速的改变航向并提高战机速度,作出一系列高难度的规避动作。

    早先一代的导弹特别强调目标必须在其雷达波束范围之内。而雷达所发射和接受回来的波束都会有一定的角度,所以上一代的导弹始终都需要让目标在自己的雷达波束范围之内,因而必定要按照格斗曲线从目标后方追击目标,可有人驾驶的喷气式飞行器。尤其是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在导弹来袭告警音响起之时就反射性的快速扔掉了战机不必要的载荷,如副油箱什么的。并迅速的提升了战机了机动性和飞行速度,等导弹沿着曲线尾追之时。不断做出高难度动作的目标会导致导弹的机动应力和过载沿油线不断增大,而显然导弹虽然有速度也有加速度的优势,可毕竟不经久耗,而如果目标在高机动的同时还进行一系列电子干扰,那么导弹就根本没法命中目标了。

    而如今这波向德军战斗机咆哮扑杀而去的导弹智能水平显然比上一代的高了一截,它们“知道”这时候不可鲁莽行事,因为在既定的攻击程序设定里,就有一个攻击模式,那就是当导弹半主动式雷达发现了目标并成功锁定之后,它们不会发起尾追,而是通过微型计算机进行目标飞行航向、速度的判定计算,根据最新探测回来的目标数据判定出目标接下来可能的飞行轨迹之后,导弹会毫不犹豫的就向判读出来的目标飞行轨迹飞去,尽管这样可能会导致目标短时间之内会消失在雷达波束当中。

    既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实战显然就是对武器装备的最佳评测者,当德国空军的飞行员们很是惊讶的看着自己探测距离有限的机载雷达所探测的大量高速目标正向本方扑来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以为是共和国空军的战机扑来了,因为他们早就知道,连喷气式发动机都是中国人最先折腾出来的情况之下,中国人率先让战机实现跨音速飞行不是什么难事,因而他们迅速进入到了格斗作战状态,甚至还很富有经验的催大油门爬升飞行高度,速度和高度的优势乃是近距离格斗空战中极为有利的先决利好。

    然而,他们的想法不错,但可惜的是扑来的并非是数公里开外绝对可见的大型喷气式战机,反倒是一个个很扎眼的小亮点,因为目标是从东方飞来,太阳也正从东方高高升起,漫天的金光形成了一个相当晃眼的背景,阳光刺得飞行员们都不敢正视东方,因而当这些小东西快速逼近了,他们瞳孔空前放大的双眼这才看清楚,奶奶个熊,飞来的竟然是火箭弹,对于弹体修长而且还尾部闪耀着火舌拉着长长烟柱的东西,他们自然而然以为是寻常的火箭弹,这东西自打共和国出口德国陆军第一批大口径火箭弹开始,德军上下就知道这种厉害的武器了,如今的德国空军也都有给战机挂载使用的机载型火箭发射巢,专门对地实施打击,可能从空中发射出去的,他们还真没有。

    久经战争的老经验飞行员虽然不知道射来的到底是不是火箭弹。但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们必须立刻实施机动摆脱这样的直愣愣杀过来的高速大杀器,可他们很快发现自己错了,压下操作杆急蹬方向舵,Me310单座、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唯一装备的中国制造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尽管涌入了更多的燃料。产生的推力也猛然增大了不少,可作用在战机的机动上,效果也忒不好,因为在高速杀来的那些“火箭弹”面前,这些拼了老命也没法突破音障的单发格斗战斗机机动动作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