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国无疆 > 第二五七章 挺进苏联

大国无疆 第二五七章 挺进苏联(2/3)

则是底气不足,崔可夫还等着共和国能尽快出兵解救苏军于水火当中,毕竟共和国在此之前对德军的轰炸虽然猛烈、高效、凶狠,但并非能彻底打败德军,顶多造成德军的后勤补给迟滞、进攻暂停等,稍加时日,德军又会卷土重来,所以……

    利益的诉求来自于实力的强大,作为三方当中实力最弱的苏联一方,崔可夫其实要求并不多,他也不能提太多要求,苏联迄今为止,欠下了一屁股债不要紧,还沦陷了大片国土,在被纳粹德军暴力蹂躏下,损失了太多的实力,几乎一整代青年都牺牲在了战争中,无数的家园、无数的社会财富、无数的历史文物、无数的美好。都在战争的肆虐下化为了泡影,所以崔可夫如今所代表的苏联,能有的似乎只有一颗“勇敢的心”。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所以,崔可夫的要求很简单,苏联已经因为之前过度依赖于共和国的军事贸易,其自身的军工产能也严重不足,因而贷款太多经济压力忒大,再借钱购买军火物资。估计苏联也不用打赢这场战争了,直接亡国得了,因为就算是最终胜利了,苏联也得huā上七八十年乃至更多时间来还债,那还得了?

    因而崔可夫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共和国已经贷给苏联的战争贷款,苏联虽然会继续用来向共和国购买各种必需的物资用于维持战争继续下去,但共和国应该给予相应的优惠甚至是补贴,当然如果能免费就更好,在共和国生活过很长时间崔可夫可是知道共和国工业之强大的。哪怕如今仅存的苏联亿万军民全靠共和国提供帮助。也能活下去,十万吨以下的物资都是小菜一碟,因而崔可夫这第一个要求。基本算是要“傍大款”了。

    崔可夫第二个要求就是共和国必须要尽力帮助苏联,无论是在军事战役上,还是在国计民生上。因为单单从军事上来讲,严重缺乏真正强大作战力量的苏联,武器装备、军事体制、训练基础等各方面都确实是不如纳粹德军,除了勇气可嘉视死如归,苏军基本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因而军事上。崔可夫很希望共和国能够起到“带头”作用,毕竟苏军和纳粹德军硬抗这么些时间来。崔可夫很清楚苏军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想要彻底弄死纳粹德军,除了借助中**队的帮助,他只能求上帝了。

    而在国计民生方面,苏联虽然战前就在斯大林的命令下进行了严格的坚壁清野,将很多的生产设备和资料都向后方转移,可由于预估不足、战略上的失误,导致苏联高层错误的判定苏德之战一定不会蔓延到莫斯科来,因而许多重要生产企业也都转移到了莫斯科地区之后就不再往后挪了,少部分企业因为莫斯科地区容纳有限才向喀山等地区转移,以至于莫斯科战役快要打响,苏联才急急忙忙转移一些军工企业向喀山后方。

    这样一来,苏联目前基本上是粮食、医药、军工等等方面都严重产能不足,必须得寄养共和国才行,可崔可夫心里就跟明镜似的,共和国岂能会白白养肥邻居?因而他提出共和国应该帮助苏联实现基本的自给自足,苏联也可以为此付出一些代价甚至是在战争利益分配上割肉,亦或者是听命于共和国指挥都可以,但共和国必须要“授人以渔”让苏联能够依靠西伯利亚、远东等地区,渐渐的恢复一定的造血功能,这样一来才能让苏联不至于始终感觉战争乏力、越打越累、越打越疲。

    崔可夫代表苏方提出的第三个也就是最后一个要求,就更加不过分了,崔可夫希望共和国能够在战后确保苏联的利益,而这部分利益仅仅是恢复苏联战前的领海领土,当然北极这个属于人类世界共同的财富,他还不至于在共和国都未咬上一口的时候,要代表苏联把北极搂进自己后院里。

    除此之外,崔可夫还有一个不是要求的要求,那就是联合作战指挥部成立后,苏军能有较大的**自主指挥权,而至于哈萨克斯坦,他们基本就没啥要求可提,薛殿川在会上说一,吉奥斯卡就没有说二,虽然在会议一开始表态得很积极,但实际上,吉奥斯卡比崔可夫都还清闲,哈萨克斯坦完全是要在这场战争中为共和国“打杂”的,他犯不着为了一个“打杂的”工作奢望太多的利益。

    薛殿川并未像崔可夫那样从国家长远利益角度出发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他唯一的要求就是苏联、哈萨克斯坦两国必须无条件服从共和国的战略安排和军事任务指派,而就是这么一个要求,却足以体现出中**队对这场战争的志在必得,足以体现共和国对这场世界大战独占鳌头的霸气。

    仅有的争执,也不过是崔可夫和吉奥斯卡为本国争取话语权和军队指挥权。所以在共和国第二集团军军长凌啸天中将乘坐的专机飞回北京的时候,中苏哈三军联合作战指挥部就宣告成立了,该司令部将下设作战指挥处、通信联络处、情报共享中心、宪兵处、后勤物资处等。共和国中亚战区司令薛殿川中将担任总司令,苏联方面和哈萨克斯坦方面另派两名中将担任副职,联合作战指挥部将以中方为主,当然苏哈两国也将派出各方面的官兵参与到指挥部各部门的日常职务。

    于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