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国无疆 > 第一五七章 小样儿

大国无疆 第一五七章 小样儿(2/5)

的导弹巡洋舰、驱逐舰乃至护卫舰都要搭载反潜直升机,那么采用斜板起飞的航空母舰为何不可呢?而且共和国航空工业可以很快提供多款优秀的直升机平台供海军选择,预警、反潜等等都能以直升机作为平台,只可惜的是,海军认为再大承载能力的直升机,也不能替代固定翼预警机的快速性,单靠预警直升机为航母战斗群提供中近程预警,还不如让航母战斗群多增加一至两艘装配相控阵雷达的战舰,甚至可以为航空母舰配置相控阵雷达。

    斜板滑跃起飞如此之多的优点和些许不足,都让海军给格杀了,作为三大起飞方式中最不靠谱的垂直起降显然更加不能满足共和国海军的胃口,开什么玩笑?航空母舰可不是两栖攻击舰,海军可以考虑为两栖攻击舰配置可以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飞机以扩大攻击范围和效能,但肯定不允许要担当重任的航空母舰采用垂直起降,光是搭载数量之少、起飞准备时间之长、单机有效载荷之少、攻击范围之小等等特点,就足以让海军秒杀航空母舰采用垂直起降方式,有直升机航母之称的两栖攻击舰倒是可以例外。

    由此一来,共和国海军自然而然选定了弹射起飞这种方式,从一开始的橡胶弹射、液压弹射乃至到后来的火药弹射,共和国海军都投入了一定的资金研究各种可行的弹射方式,最让共和国海军感到灰心的一次是对火药弹射器的全尺寸工程机模拟弹射实验,那一次实验共和国海军司令陈绍宽都亲临现场观战,但火药弹射器糟糕的表现着实让他当即呆若木鸡。

    当时实验的火药弹射器采用并不完全闭气的c型汽缸,发射药安置在沉重的活塞上,让不断燃耗的火药持续的推动活塞产生推力,让发射药稳定燃烧这一块倒是可见共和国当时化工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但可惜的是在实际试验中,火药燃爆的震动和冲击过载实在惊人,燃烧之后对汽缸的烧蚀以及释放出来的有毒气体更是让人哑然,真要是装配在航空母舰上长期使用,那对甲板作用人员的身体伤害可谓不小,更何况这样的弹射器完成一次之后就得花费很长时间清理汽缸,再次弹射准备时间过长。

    火药弹射器的失败一度让当时的共和国总装备部海军装备研究所及其众多科研单位心灰意冷,可意外之喜终于发生了,一位回家途中恰好看到自来水管爆裂开来,高压的自来水猛然直窜天空的科研人员,从自来水喷涌而出之间有了灵感,回到家中,他径直冲进单身宿舍里的厨房,猛地一下扯掉了液化气罐的输气管,倏然之间打开了阀门,加压密封在液化气罐内的天然气猛地喷射出来,那嘶嘶的声音更加刺激了这位科研人员的灵感,关上阀门后,他门都忘关便直奔研究所,次日便赶到了郊外的一家工厂蹲在一个蒸汽锅炉前,一看就是四个多小时。

    所有人都以为他疯了的时候,蒸汽弹射器的想法已经横空出世,虽然蒸汽弹射器最早的确是由英国人发明的,但这位科研人员独特的地方就在于,他有了创新之处,而这一天刚好距离共和国海军首艘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炎黄”号正式服役成军两年,海军在装备活塞式螺旋桨舰载机的航母才刚刚服役一年多时间就开始想到了未来要让喷气式舰载机上舰而不得不引发的大规模航母舰艇改装,乃至专门设计一款新型航空母舰。

    1933年2月3日,共和国海军代号“323”工程正式启动,该科研工程先期科研投资资金就高达2亿元人民币,共和国海军希望能在两到三年之内看到可以全尺寸工程机,而直到1936年5月,首台真正意义上的大功率蒸汽弹射器才在广西防城港海军实验场正式开始首次实验,而也是从那一天起,共和国海军每一台蒸汽弹射组都是在广西诞生,因而海军每一艘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的弹射器组更换,大多也都是防城港。

    春节之前就返回了防城港进行例行维护的第三舰队旗舰“世民”号航空母舰,是在2月5日被确定必须要更换四个弹射器组,得知消息的舰队司令宋成豪,第二天就直飞防城港而来,经了解之后才知道,原来2月2日夜被送上船台的“世民”号航母经过基地专家组的连夜检查之后,发现长期在海外部署的“世民”号航母,过度使用弹射器组,虽然进行常规的修理和养护,四个弹射器组还都能继续服役使用一段时间,然而谁让第三舰队责任重大事务繁多,作为旗舰的“世民”号肯定不允许有朝一日在万里之外的海洋上出现了弹射器无法使用的状况,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自然是全部换新的。

    海军不差钱,四个蒸汽弹射器组连同更换费用在内一共还不到五千万元,但在这关键时期,重新服役时间远比金钱来得重要,更何况在这二月至三月期间,第三舰队大部分舰艇都要进行轮换回厂维护保养,难道堂堂第三舰队竟要沦落到无舰可用的地步?

    宋成豪很揪心,在防城港呆了几天时间便又返回了新加坡,按照惯例或者说是不成文的固定,舰队司令显然需要在春节期间出现在一些重要的庆祝活动中,所以身心俱疲的宋成豪是奔忙于新加坡和阿巴斯之间,期间还曾飞赴了未来隶属于第三舰队的又一座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