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国无疆 > 第四十二章 大洋洲风云(下)

大国无疆 第四十二章 大洋洲风云(下)(2/4)

日军部队考虑到岛上jiāo通极为不便,不少地区根本不存在公路,羊肠小

        道依山而行的恶劣jiāo通条件让日军极为难以机动,可huā费稀少物资却可以讨好当地土著,让这些擅长山地行走的土著帮助日军运输物资和转运伤员,这倒是让日军猛然意识到,对新几内亚岛这样一个贫穷又落后的地区,不能再实施以往惯有的掠夺xìng政策,反倒是要以和为贵,否则莽莽群山和热带雨林,所吞噬掉的日军,将远远比与盟军作战所带来的伤亡惊人。

        当然,让日军改变侵略思想的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鼻因。

        新几内亚岛虽然原始落后,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一无是处,丰富的植被资源囊罗了众多的稀有植被,而且各种各样的热带动物也丰富着岛上的生物物种,最让〖日〗本心动的则是通过他们收缴到的各种资料发现,澳大利亚一家矿产公司竟然在蕴藏丰富铜矿资源的该岛上的坦巴格普拉,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jīng矿铜产,这家公司在战前都还在热切的与共和国一家矿产公司谈判合资开发的事宜但双方却并未取得一致意见,主要是因为新几内亚岛jiāo通条件实在恶劣,中方不愿意承担过多的硬件建设任务,可这样一来,却让〖日〗本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对的意外财富,没有共和国相应企业控股的该矿产自然而然将成为〖日〗本未来重要铜矿来源。

        除却战争中作为重要资源的铜矿,日军在搜罗到的各种资料中还发现多贝莱半岛拥有大量油气田,石油这种现代工业的血液,如今也是战争中流动的黄金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所以在陆续发现新几内亚岛的矿产价值后,日军更加坚定了要拿下该岛的决心,即使该岛上几乎遍布热带森林而且jiāo通异常落后。

        日军的算盘打得霹雳啪,而盟军方面却依然按部就班。

        在盟军看来新几内亚岛虽然面积巨大而且战略位置险要但是真正能够让日军从容采取军事行动的地方并不多,与其将宝贵的兵力分散开来,还不如在重要的地区集结优势兵力,而他们选择的重要防御关节点就在新几内亚岛唯一的“发达城市”一莫尔兹比港。

        莫尔兹比港是有必要固守,一旦日军占领jiāo通条件优渥,尤其是能够得到海上便利运输的港口,就可以快速在该地区建立航空兵基地,从莫尔兹比港起飞的曰本航空兵战斗机都可以威胁到澳大利亚本土的昆士兰州,如果是战略轰炸机,则能覆盖更多的地区1所以仅从这一点,盟军就不得不小心翼翼的绝对重视。

        当然,能让盟军如此放心大胆集中兵力防御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是得益于新几内亚岛独特的地形和气候,事实证明8月飞日在萨米登陆的日军,很快就发现他们攻克了一个小镇,却并未得到应有的大量战俘、资源等,寥寥千余居民构成的这个小镇除了贫穷以外什么都没有,而且走出小镇后不久就能看见一望无垠的平原,不过这片平原全他娘的树木从生百草丰茂,压根儿就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可供日军横穿越过中部山脉地区。

        由此一来,萨米的占领对于日军而言仅仅是赢得了新几内亚岛作战的开mén红胜利的些许意义而已,他们随机安排了大量工程人员和设备上岸开始着手修建野战码头和野战机场,但萨米距离位于新几内亚岛东南角的莫尔兹比港直线距离都超过了1200公里,因而在萨米修建的野战机场似乎作用不会太大,但这并不代表日军会放弃萨米,他们留下了一部分兵力和物资后,于9月1日开始大举东移。

        由〖日〗本陆军本间雅晴大将指挥的日军,于9月7日,在新几内亚岛以东的俾斯麦群岛最大岛的新不列颠岛登陆,这东北至西南走向的狭长岛屿长约480公里、宽约80公里,地形崎岖多山且海岸曲折而且气候湿热,以前曾是德国的殖民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成为了澳大利亚的委任统治地,可惜的是这个岛屿恰好与新几内亚岛形成了一个钳口,扼守住了日军进入所罗mén海的通道,因而日军不得不痛下狠手,在9月7日当天,就在大量海军战舰炮火和大量舰载机的支援下,攻入了这个还算是由澳大利亚重点部署的岛屿之上,与驻守在该岛上的一个澳大利亚步兵旅之间展开了jī烈的厮杀。

        新不列颠岛的争夺战出乎日军的意料之外,原本以为拥有制海权优势的他们,可以完全凭借海军第一舰队的强大存在,轻轻松松的完成抢滩登陆作战,并且依托兵力和火力优势,应该在接下来的扩大登陆场战斗中不落下风,但是他们的确是掌控了制海权,可并不意味着他们掌握了绝对的制空权。

        盟军重点防御部署的莫尔兹比港距离新不列颠岛的距离不到五百公里,依靠从共和国引进航空技术生产出来的新式美国空军战斗机,在加挂大型副油箱的情况下,其作战半径足以覆盖岛上大部分地区,而日军挑选的登陆场恰恰又处于美国空军战斗机最佳作战半径之内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