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国无疆 > 第二二一章 迟到的大战

大国无疆 第二二一章 迟到的大战(2/4)

英吉利海峡这大自然的天堑可以保得英伦本土一时平安之外,大英帝国还有他们强大的海军,尤其是皇家海军本土舰队,那强大的实力可不是一战之后惨遭各种限制,近些年来才偷偷摸摸发展起来的德意志帝国海军能够比拟的。

    战争既然不可避免,那么就只有向着杀戮和灭亡的方向不可遏制的狂奔,它根本不管自己会带来什么样的戏剧性,反正战争的胜利者,只能有一个存在。

    1944年9月16日,希特勒正式命令德**方对“海狮作战计划”进行验证和完善,9月23日,希特勒得到了德军参谋部提供的“海狮作战计划”

    完善版本,德军无任何渡海作战相关准备,海军缺乏登陆艇和运输舰艇并且尚不能完全确保渡海海域制海权、空军也不能保证绝对掌握渡海海域和登陆作战地域的制空权,陆军部队也缺乏相应的训练、作战物资也并不充足,意识到解决大英帝国并不是逾越海峡那么简单的希特勒,不得不将突袭英国本土的打算生生遏制下来,更何况十月份以后多台风的季节也并不适合渡海作战。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大英帝国的本土虽然由岛屿构成,但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岛,更象是一块大陆,德国作战参谋部的陆军高级军官参谋们,自然分析得出,大英帝国本土虽小,但还是具有足够的战略纵深,英军除了在反登陆作战前线布置防御部队力挫德国登陆部队锐气之外,还可以在战略纵深布置大量的守备部队节节抵抗,并结合游击战的方式来作战,相信意志不屈、倔傲的英国人也难以一时半会儿服从德国的统治,所以就算德国陆军成功登陆并且不断推进,可后方却不得不布置大量的防守部队以遏制可能出现的游击战,这也就要求德国陆军必须在英伦本土战事中投入更多的部队,进而需要准备更多的作战物资。

    大英帝国作为第一次工业**起源国家,虽说自**人引领全世界快速进入电气化工业时代以来,该国在高端制造业方

    面表现乏力,但基础制造业还是有的,完善的产业体系只要有足够的生产物资,相信英国本土根本就不会愁武器弹药的匮乏问题,而这些生产资源,则是同盟国的盟国所能竭力提供的,要想斩断英国的物资补给线,控制大西洋海权又成为棘手却又急切的任务,毕竟光靠潜艇部队的破交作战,是无法完全抹杀英国得到物资的海洋航线。

    更为棘手的一个问题就是,对英国的渡海作战毫无突然性,在德国之前所赢得的一系列战争中,无论是对波兰、挪威还是西欧各国,德国始终强调的是战役的突然性和快速性,表现尤为突出的就是德国陆军的闪电战,可以说,对于的国陆军而言,失去了战役的突然性,那将会导致一系列很为麻烦的问题,这当然不是指德国陆军缺乏持续攻坚能力。

    事实上,自1944年9月2日,法国贝当**停战委员会在贡比涅正式与德国方面达成停战协议那一刻开始,全世界都知道希特勒下一个目标是征服英国了,只要稍稍懂一些军事知识的人得到一张欧洲地图,就能立马推断出德国的作战计划是什么样子,作战计划毫无突然性可言,再加上英国陆军远征军从敦刻尔克败退以后,英国皇家海军卯足了劲的在英吉利海峡里布置水雷,光是清理这些水雷就足以让德国海军忙活好一阵时间了,突然

    性这个妄想已经不存在了。

    另外不得不说的一个方面就是德国海军在九月份之际,根本筹措不出足够多的运输船只。根据当时德国海军参谋部提供的数据,他们可以从本国征集到70万吨的中型运输船,如果考虑从盟国和中立国征调,可以拥有150万吨的运输船只,可惜的是,这些船舶并非登陆舰,不少船只是否能适应英吉利海峡浪疾风高的海况都难以肯定,更不用说具备抢滩能力了,除非夺取一座英国海港,但很明显这个想法是相当怪诞且根本不具备实践可行性的。

    一来二去之间,将各种不利因素考虑进来,德国参谋部发现只能依靠驳船和摩托艇来运输部队,而按每条驳船运载1个排,每条摩托艇运载1个班计算,在当时的条件之下,德国海军可以让船队一次性运送约10万名只携带轻型武器的步兵上岸,加上一些经过一定改装的舰艇来登陆抢滩为部队运输重型装备。

    而这十万人的部队中,组成就包括了步兵部队、炮兵部队、装甲部队、工程基建部队、防空部队、后勤部队等,而要想让他们在登陆场活下来,光是单兵枪械等轻型装备是不行的,部队需要重型火炮来实施火力压制和遮断打击,需要装甲车辆来机动防御或深入打击,也需要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提供后勤保障,如果空军无法确保战区

    制空权的情况下,还得需要一定数量的防空火炮,再加上英国很有可能从**国购买装甲车辆,所以反坦克炮也是必不可少的。

    总的算下来,这运输十万人的运输力量其实根本无法完成十万人的运输量,人员、装备、弹药三者是部队战斗力密不可分的三要素,虽然德国陆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