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国无疆 > 第二零二章 时代的苦恼

大国无疆 第二零二章 时代的苦恼(2/4)

r>    各种各样的社会公共工程都需要资金投入,而在另一方面,一直被视为国防军事机密的航空航天也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断涌现了,但追根溯源,还必需要从航天事业的双雄说起。

    共和国大力发展航天事业之事已经不是秘密,在为军方提供日益先进的侦查卫星、间谍卫星、导航卫星等之外,通讯卫星、气象卫星等也已经为人民的生活所服务,在为人民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通过市场化运营为航空航天企业带来了经济利益,可让高机密国防企业适当程度的涉足市场运营,还是经历了一番波折的。

    一直以来,飞翔就是人类挑战大自然的一大梦想,不过飞入苍穹、窥探宇宙,在九天之上俯瞰大地、探知大地,这种欲望可不是普通人能够实现的,哪怕对于一个国家,航天梦也是一个需要科技和经济实力的烧钱事业,而为了抢占科技高峰、利用航天科技为国防军事和社会发展所服务,在共和国国防科工委领导之下有两家绝密的企业,一个是共和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航天科工),另一个是共和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科技)。

    中航科技是共和国航天技术的探索先锋,是科技发展的尖兵,而中航科工则是航天技术转化为实际运用,对市场效益也会有所照顾的工业中坚。

    两大企业成立后很快成为了共和国国防军工发展的代表型企业,中航科工始终以航天防务、信息技术和装备制造为发展重心,打造共和国能运用于不同载体平台的导弹系列、运载火箭与空间技术产品,也就要求航天科工在系统总体控制、精确制导、电子信息、材料科学等领域具备相当的优势,他们为共和国打造了从战术地对地导弹到能做到洲际打击的战略核导弹,从战斗机携带的各型导弹到海军舰艇携带的舰载导弹,从陆基防空导弹到单兵各型导弹,可以说航天科工迄今最大的成就就是为共和国提供了“打得准、ìng能稳、质量高、能力强”的各型导弹武器,而这些实际武器产品的装备于部队之中,也凝聚了他们在材料、电子、机械、导航等方面的心血。

    优秀的导弹武器很显然能赢得军方的青睐,而何况一直以来中航科工就很注意与其他国防企业的合作,武器与使用平台之间的完美结合促使军方对中航科工出品的导弹武器爱不释手,因而光是做共和国自己军队生意就很不错的中航科工效益一直很好,再加上在民用产品领域的强大实力,不少国内大型企业都与之有密切的合作,像亚美集团的高档轿车产品安全防护系统就是出自于该企业之就到

    相比于中航科工,中航科技的日子就比较难过了,固体运载火箭、地面及远洋测控、科学探测与实验卫星、气象卫星、对地观测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通信广播卫星系统,这些方面,中航科工的贡献并不多,很多项目都全靠中航科技在独力支撑,虽然他们除了在空间技术方面相当优秀,在雷达设备科研制造方面也是实力雄厚,合成孔径雷达、相控阵雷达以及正在研究的无源雷达,甚至包括正在于中航第一集团公司在隐形战机方面的技术研究,都体现出了他们非凡的实力,可实力并不等同于经济效益。

    为军队研制并发射侦查卫星、导航卫星等,为国内科研单位发射实验卫星、气象卫星等,为国家重要部门研制并发射特殊用途卫星,包括正在酝酿的月球探知空间计划,中航科工的科研任务很紧,但“生意”并不兴隆,尤其是在各种各样卫星都已发射升空,共和国国内各方面对卫星使用需求都已经饱和的情况之下,中航科工如果单纯依靠军方、政府机关和科研单位的订单,以及政府的科研拨款,很明显是不能做强做大的,眼看着中航科工各种各样的国防科技技术产品换回了大量的利益,在促进企业资金健康循环的同时,企业也能更加健康的发展下去。

    于是乎,急需向民用领域进发,但原本属于高度机密的中航科技便想到了民用卫星通讯领域,他们首先在广播、电视等传媒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在共和国国防科工委授权同意过后没多久,便先接到了共和国数家电视台的订单,一颗颗卫星顺利升空的同时,企业也赚回大量的经济利益,这些资金极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又为共和国政府节约了大量的研究资金。

    中航科技不用愁了,他们不用再羡慕中航科工的年经济效益是多么的喜人,因为他们将军事方面已经不是先进,但对于民用而言是绰绰有余的空间技术投入到了市场运营后,很快就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卫视风波”,卫星电视、数字传媒等让共和国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都得以充实,而赚回来的资金,其中一部分又安全可以转化为高机密空间技术的研究中,严格意义上来说,中航科技的适度市场化运营,已经让这一昔日的烧“烧钱大企”拥有了一定的造血功能,不再需要共和国政府来让企业运营下去。

    中航科技的成功案例很快就催生出了许多的问题,在此之前共和国始终认为,在高精尖技术领域秘密的、不公开的研究是最稳妥的,像“泰山基础科研计划”和“炎黄脊梁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