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国无疆 > 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雨欲来

大国无疆 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雨欲来(2/3)

实力的弱小,但为了确保夺取地中海制海权并牢牢控制在手中,好让德国腾出手来解决掉英国问题,希特勒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9月16日,也就是在德国宣布对英国进行无限制封锁之后的第三天,意大利得到了来自德国的巨大援助,而这笔援助也就是之前德国能源企业们,在共和国台北原油交易所上“劫掠”一番之后所得到的成果,这些油料都将会在共和国相关企业的安排下尽管提供给意大利,确保意大利海陆空三军作战所需油料。

        同时,为了解决意大利经济实力弱小以至于影响到了国防军事,德国决定与意大利密切展开经济法方面的合作,德国将继续保持并促进他们在加工制造、武器装备、电器设备、船舶与航空等等大型工业方面能力提高,在整合法国国内轻重工业的同时,将食品加工、军备服装、通用配件等劳动力集中、消耗量大的产业在意大利也发展一部分起来,在确保不断扩大的纳粹势力范围之内,人民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质商品丰富、经济流通频繁。

        当然也为纳粹军队提供强大的基础作战物资生产支持,毕竟随着军事行动的日益频繁和规模扩大,除了对大型武器装备产生巨大需求之外,基本的战斗物资需求量也将日益增长,德国很有必要继续保持在高端军工产业的蓬勃发展,纳粹人民和军队的物资增长的消耗就需要让意大利来承担生产任务,分担德国的工业生产压力,也能解决意大利国民经济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希特勒的一番苦心,墨索里尼也不是不知道,作为最先揭竿而起的意大利纳粹党魁,他也知道意大利的综合实力薄弱,要想在地中海战略、北非战略中有所建树,就必须依托德国的帮助和支持是,所以对于德国帮助他们的一揽子计划都非常热心,因而很快就与德国方面签署了不少的合作协议,而德国所希望打造的“法国——意大利”这一基础工业生产布局也就此踏上构建之路,而遗留在希特勒心间的最大、也是最急切的英国问题,也不得提上解决的日程上来。

        解决英国,就必须要越过一道天堑——英吉利海峡。

        这道天堑对于德国陆军来说,还真有些“难以逾越”的味道,这方面当然有希特勒一开始对英国政fǔ抱有侥幸心理在作怪,希特勒认为英国在接受一系列惨败,尤其是三十余万英法联军差点被全歼在敦刻尔克,如果不是他的一个命令,估计那十多万英法联军是不可能都回到英伦,至少也要数目减半,因此他认为在给予英国一些优惠条件之下,英国很有可能会同意签署妥协合约,但他并没料想到丘吉尔是如此的强硬。

        所以,造成如今希特勒想解决英国问题,却又感觉到一场困难的第二个原因,也就是他从未答应或者命令过德**方研究如何征服英国,所以到了如今这个时候,德**方只能向希特勒提供一个仓促准备而成,并且还未来得及进行任何兵器推演的“海狮作战计划”,而该计划所涉及到的陆军部队调集、物资囤积,海军方面的英吉利海峡制海权夺取、准备运输船舶、确保后勤运输航线安全,以及空军的部队调动、轰炸与掩护登陆部署等等,总之德国海陆空三军都还未做好准备,所以英吉利海峡真的有点“难以逾越”了。

        “骑虎难下”、“进退维谷”,这些词汇都能描述希特勒的繁杂心境,他知道东边的斯大林是个不安分的人,而留给他解决英国的时间也并不多,并且他极力反感将对英战争演变成为一场吞金噬人魔窟的消耗战争,他更希望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损失或代价,来让丘吉尔所统帅的英国顺从。

        9月16号当天,希特勒正式命令德**方对“海狮作战计划”进行验证,并尽管向他提交一份完善的、优秀的作战计划,并且他预留了一周的时间给德军参谋部的那些高级参谋们,他希望战争最好能在十月初就开始,如果再往后拖延,那更加恶劣的英吉利海峡气候和海况都足以干扰德军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了。

        9月23日,希特勒得到了德军参谋部提供的“海狮作战计划”完善版本,考虑到之前德军无任何相关准备,海军缺乏登陆艇、部队也缺乏训练,所以这项计划旨在强调战略的突然xìng,也就是利用英国陆军经过敦刻尔克一役的大溃逃后,不仅物资、装备缺乏,作战力和士气也是一个问题,利用好这一点,解决英国不是难题。

        所以,“海狮作战计划”中首先强调的是,德国海军将尽力清除掉英吉利海峡中的障碍,比如说清除水雷、确保战役期间的海峡制海权,这就需要调集海军的相当一部分水面舰艇和潜艇用于执行该作战计划,并且海军还要负责为对英作战准备用运输的船舶,达成战争至少需要的七十万吨的运输能力。

        而作为战争主体的陆军,担任此次作战主要任务的是伦斯德元帅的A集团军群,布施将军的第十六集团军在右翼,斯特劳斯将军的第九集团军在左翼,而海运部队在斯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