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国无疆 > 第七十七章 中国经济论坛

大国无疆 第七十七章 中国经济论坛(2/5)

对的是西方世界在工业**之后建立的优势产业的衰落。

        造船业是西方建立外贸优势、强大海军的重要支柱,冶金行业转为出口也是因为其国内的金属材料消耗量不足,尤其是造船业本是英国和德国的传统强大所在,虽然德国遭受了战争削弱,但英国的造船能力却没有下降,可关键就在于传统的船型、造船工艺和船舶品质,都与时代要求所不符合,以中国为首的造船工业,所推出的集装箱运输船、大型油轮、特种化学品运输船、滚装船、散货船等,从船舶设计、建造工艺与成本、市场需求等方面,都让传统强国的造船工业日臻显得落后。

        《华盛顿条约》的签订更是让各国进入了海军装备缓慢发展期,缺少了来自市场的订单便罢了,各国的海军也进入了假日时期,这无疑是让这些造船企业雪上加霜。不是没有考虑过转变,可调整产业并非一日即可,不在乎其所需成本,也得考虑改造之后是否还会符合新一轮的时代要求,时间一长不少国家的造船企业就衰落下来。

        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西方国家的以往强大的轻工纺织业,想当初之所以有坚船利炮轰跨中国闭关锁国政策的鸦片战争,就是因为中国传统的田园家庭式自耕自纺以及对外政策,不利于已经经历工业**的西方扩展市场、赚取巨额利润。可进入电气化时代之后,以传统的蒸汽驱动、内燃驱动都显得落后,最新的电力工业和更好的纺织机器,让纺织产业也变得不再是劳动力超密集型产业,中国以以往难以想象的形态为世界呈现了纺织工业新时代形象。

        轻工纺织再也不是单一产业,中国建立了一系列民族品牌,纺织材料也不再局限于棉花、蚕茧,石油化纤、复合材料等也成为服装、鞋袜等所用材料,而中国不同于以往的西方纺织强国,并不以单一的纺织产品销售为主,多元化和品牌化的服装鞋袜成为促进纺织工业的蓬勃发展,当然也把西方强国所依仗的最后领地宣告失守。

        如果说工业领域竞争不及中国也罢,传统农业产品上西方也是优势不再明显。

        中国也是农业大国,建国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国家大建设,其中自然有利于农业长久发展的水利工程,加上如火如荼发展起来的化肥工业和现代农牧业科技,共和国的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东三省,都成为产量巨大的粮食区,蒙古成为最大的肉类产品生产区,这些农牧产品除了满足于本国消耗之外,也挤入国际粮食市场。

        从1935年的统计数据观测来看,肉类产品南美洲的阿根廷、智利等国家具有一定市场占有率,而美国也不容小觑。但是在小麦、大豆、玉米、稻谷等方面,随着农耕技术的进步,单亩粮食的产量增幅远高于人类日常生活所消耗能力,每年高达65亿美元的农作物产业市场也接近停滞。

        总之,由上海立博风投公司提供的报告中可以看出,在世界经济领域里,共和国掀起了一连串的崛起风暴,不说夺回了近代史上中国惨遭西方凌掠而去损失,至少也是在经济领域里成功跻身世界经济强国行列,当然从自治政府创建算起,中国只经过了短短二十余年的发展期,建国之后才进入全面蓬勃发展黄金期,如此之短的时间里在世界经济领域里强势崛起,所引发的次生影响也是很大的。

        而后,由北京盛蓉国际经贸公司经济研究所,提供了一份名叫“蓬勃中蕴藏的危机”报告,负责向大会讲述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对国际金融的研究心得,其报告的主要内容相当简单,也非常直白的阐述其核心议题。

        报告列出了很多的数据反映其报告议题,首先阐述的对象就是世界头号经济体美国。

        欧洲大战之后的美国,其繁荣并不建立在新工业蓬勃发展之上,因中国在电气化工业时代里独有的优势,其经济结构首先做出调整和转变的就是美国,依靠于和中国大批企业长期合作的良好关系,实行自由化经济的美国渐渐没有人愿意在相关领域里和中国企业对抗,更多的是转向于资源开发、矿产冶炼、交通运输等行业,尤其美国强大的石油化工和金属冶炼,让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材料供应国。

        同时,美国也是最先发现能有力刺激经济蓬勃发展的房地产行业,这一双刃效果十足的行业一旦被社会认同于战略支柱性产业之后,危机自然就不远了,而事实上在1937年10月份之前,没人知道房地产这东西竟然会有如此之大的破坏力。

        1929年是中国建立电气化工业领域强势基础的重要年份,也是西方各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之年,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强国,在信贷领域首先发现了新大陆,通过分期付款次贷消费,有力的刺激了民众的消费**,而且金融巨头在证劵投机中赢得了高额利润,社会财富开始高度集中起来,可庞大的资金却找不到出口。

        亚美集团的宏远地产在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