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国无疆 > 第三十八章 转向

大国无疆 第三十八章 转向(2/3)

的演习总结思想,很快在全军奠定了海军司令陈绍宽很早之前便倡导的“海军力量空中化”正确性,当初反对建设发展海航部队,深受西方“大炮巨舰”思想影响的也真正转变了思想态度。全军上下有了统一的思想,因而海军特别是海军航空兵这才真正由陆地转向海洋,开始制定了中国的航母发展规划。

        依强大的工业实力,中国重型工业造船集团很快为海军这个大主雇提供了方便,一艘排水量四万吨的报废集装箱运输船很快送进了广州港的一个封闭式船坞,工程技术人员重新对船体进行了大规模的检查与评估,同时造船工程师结合海军要求制定改造方案,不久之后为期一个半月的改造工程成功收尾。

        1929年7月,海军航空母舰实验部队完成第一阶段训练,也就是在一个陆地机场上划出了一条二百七十米长、三十米宽的“准航母跑道”练习,大部分内容都是飞行员的驾机起降训练。而那艘报废集装箱船改动之后也是这样一个主要尺寸,典型的直通甲板式航母,但有总比没有好,实验部队很快在训练航母静止、慢速、快速等状态下,与指挥人员协同进行单机的起飞降落训练,在保证飞行员和舰载人员的安全下,一步一步慢慢摸索着发展,每一项科目或课题都反复演练直至找出最好的方式方法,虽然这样比较耗费重油,但对飞行员的成长、地勤人员的进步、指挥协同人员的成熟等等都是大有裨益的。

        “在对未知的事物进行探索,进行认真、严谨、细致的研究探索,是一支军队成长起来的必备素质,包括各大列强海军建设发展也是遵循这样一种探索之路……”张宇对海军的成长一直持鼓励态度,但很少主动要求海军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他希望海军能在自主探索之路上保持着良好的态度和积极性,作为高技术集成性兵种,学习型的海军才能是真正的强大海军。

        当然,如果他强力干涉进来,海军的发展肯定会走上一条标准的笔直的坦途大路,肯定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拥有相当傲人的规模与战斗力,但这样的海军只会盲目的遵从他的指示,也就是他作为穿越者所拥有的“预见性能力”,这样反而会害了中国海军。对于陆军和空军的发展,尤其是空军的发展建设,张宇更多的是在技术问题上做出帮助,空军本来就体现一个国家高科技尖端工业能力的兵种,拥有强大实力的国家几乎就能拉出一支优秀的空军和陆军,但海军却不能,只因为海军是技术集成性高级兵种,大跃进式的发展无法做到“集成二字”。

        事实上,海军即便没有得到张宇多少“悉心指导、特别叮嘱”,其发展脚步依然走得很快。究其原因主要是得益于有过去的自治区、如今的共和国,比较完整而且先进的现代工业作为支撑,这是一个海军强国必备的基础,当然也是共和国海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主因所在。有了强大的后盾作为支撑,海军的脚步自然走得轻快。

        1929年10月19日,在建国之后不久的海军装备发展讨论会上,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要代表、海军高级将领及重要部门领导、海军装备专家学者等共计16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商议未来海军装备发展问题。

        席间,与会者热烈讨论了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共和国海军未来所面临的困难、机遇以及挑战。在分析国际上各国海军装备发展走势上,从专家学者到海军将领,纷纷表示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海洋空中力量即海军作战力量空中化。以亚洲的日本、美洲的美国、欧洲的英国等为首的世界前三强海军,已经非常重视航空母舰的研究与发展,我国也应该有所准备或者说扩大现有发展规模,在世界海军发展史迎来新的变革之时,让共和国的海军也赶上趟跟上世界发展主流节奏。

        会议上还研究了海军航空兵实验部队,利用一艘改造货船进行的航母作战理论研究与实验成果。经过卓有成效的训练,在多次演习中航母舰载机都顺利完成了演习任务,达到了设计指标,体现了其强大的作战价值。当然也分析了航母存在的问题,比如自卫能力差、缺乏夜间作战能力、被改造船体本身还有巨大缺陷等等。

        而后,会议讨论重点又延伸至现有装备、舰艇规模、舰艇质量与问题、装备研究与发展等问题,目前共和国海军现有规模和实力,难以完成守卫共和国广袤的海洋、维护海洋权益的任务,扩大海军规模、加快部队建设、构建强大海空防御作战能力等已经迫在眉睫。同时会议也肯定了这些年来海军装备研究的成绩,在雷达应用、电子计算机运用、自动化运用等方面的科技成果是非常喜人的,它们的成熟发展与运用,极大提升了舰艇综合作战能力,继而有力增强了舰队整体作战效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海军要始终贯彻“科技是不可或缺战斗力”的精神。

        会议的还有一段相当有趣的讨论内容,这一部分是属于海军装备方面的科研专家设想。他们提出,随着共和国在航空工业、船舶制造业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