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国无疆 > 第八章 进展

大国无疆 第八章 进展(2/4)

,都将因阴极原子的变化和慢性漏气而逐渐劣化。当然,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我们的晶体管制作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但我相信随着相关材料和制作技术上的进步,它所需要的高精度、简工序制作必将为我们所掌握。”

        “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的晶体管寿命估计将比电子管长700到1500倍左右,加上他那结实可靠的身板,比电子管可靠百倍,还有耐冲击、耐振动的同时却只有电子管的十分之一大小的优势。显然,这都是电子管所无法比拟的。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晶体管消耗电子极少,仅为电子管的十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它不像电子管那样需要加热灯丝以产生自由电子,比起电子管的,它只要几节干电池就可以半年甚至一年两年地听下去,而且不需预热便实现了开机即可工作。这对无线电的发展必将大有好处,况且晶体管的制作技术成熟之后,自治区便可开创电子工业,真正引领电力时代的发展潮流!”

        “既然你把它说得这么好,那它的峰值运行速度能有多快?”

        张雨生隔着厚厚的玻璃看着实验室里的一切,那台快比他家床宽、柜子高的大铁盒子,就是所谓的计算机,是二十一世纪超级网虫的他还真没见过这么原始的计算机,高大而且威猛!

        “每秒钟能够处理五千条字符!相当恐怖的一个数字,但理论研究证明,计算机会有更快的速度,会有更多难以置信的东西诞生于科研人员之手,如果真的哪天实现了每秒钟百万次或者千万次乃至亿次,估计连他们自己都会怀疑这一切是不是做梦!”

        “那你们那会儿的计算机的速度咋样呢?”张雨生说到这儿,看了看周围并没有什么人,大家都在忙碌于自己的事务,都没来过问这俩人的四处闲逛。“大学那会儿,我的那台电脑可已经是双核的了,速度非常不错!”

        “你不是玩过吗?反正就是和你们使用的传统硅芯片计算机不同。光脑是用光束代替电子进行计算和存储。也就是说,它以不同波长的光代表不同的数据,以大量的透镜、棱镜和反射镜将数据从一个芯片传送到另一个芯片。可以说,光脑是利用纳米电浆子元件作为核心来制造,通过光信号来进行信息运算的,载体不同于双核电脑的电子,光脑用的是光。每秒在千亿次以上,而且还不怎么耗电!”

        “千亿?我的天,那是啥概念?”

        张雨生所在的二十一世纪初,世界上的主要大国都在追逐计算机的高速度,虽然国家计算机实验室已经实现了每秒千亿次,但民间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其处理器运算速度也不过以百万计算,但即便这样,也足以满足人们日常的使用需求了,看电影、上网冲浪、做文档什么的,都能满足,奢望千亿次运算速度的计算机,就如同恐怖分子奢求原子弹一样难以企及。

        “什么概念?大型工程的设计计算都需要每秒运算千亿次以上的计算机,否则将繁冗的数据处理都将会对工程工期造成严重影响。比如说,比如你们那时候的天气预报、模拟地壳运动、模拟核武器实验等等。当然,每秒千亿次的运算速度,是标志着能否进入到人机互动智能时代的最低门槛,不过咱们已经到了这个世界,也就不要有那个念想了!”张宇说着,指了指实验室里那台每秒以千次计的计算机,要到达千亿次,得再给它添上九个零。

        “可惜的是,咱们手里就只有你那么一台光脑,要是有更多一点就好了!可惜的是只有一台,更可惜的是,咱们这会儿的计算机还处于原始代!”张雨生说完,接着透过玻璃窗痴痴的看着那台硕大的晶体管计算机。

        组装技术的进步是始终与计算机的换代相协调的,计算机不断向小型、微型化发展,也是有组装技术的进步在做贡献。所以,之所以能让这间实验室的晶体管计算机小于隔壁的电子管计算机,那是因为实验部门的组装技术提高了。

        电子管计算机中,一个“门”就是一个插件,然后以焊钉、导线钎焊而成。晶体管计算机,它就可以使每一个插件可包含若干个“门”,继而使组装密度得以提高一个数量级,并且组装采用单面或双面印制板,大大利用了有限的机内空间。

        当然,往以后发展,集成电路会将插件吸收到器件内部,并采用多层印制的插件板与底板,以及绕接连线工艺,会大大提高组装密度。当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门阵列应用之后,计算机的微型化便成为可能,让计算机早日实现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

        当然,张雨生的感叹是有道理的。计算机的发展同其他科学领域一样,它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整体进步才能实现整体的飞跃。计算机技术包括很多方面,运算方法的基本原理与运算器设计、指令系统与中央处理器的设计、流水线原理及应用、存储体系等等。这也就要求计算机发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