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同人 > 一个人的抗日Ⅱ > 第一百四十三章行动的困难

一个人的抗日Ⅱ 第一百四十三章行动的困难(2/3)

同伴受伤时独自逃走;三,狼尊重每个对手,狼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而不会轻视它,所以狼一生的攻击很少失误;四,狼不会为了嗟来之食而不顾尊严的向主人摇头晃尾。因为狼知道,决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五,在狼的生命中,没有什么可以替代锲而不舍的精神,正因为它才使得狼得以千辛万苦地生存下来;六,狼的态度很单纯,那就是对成功坚定不移地向往,这叫什么,执着啊”

        程盈秋撇了撇嘴,外面黑锅似的天幕上,被一道闪电撕裂,接着就响了一声震天撼地的惊雷,她再次扣动了板机。

        “不错,时机掌握得相当好。”黄历夸奖道:“而且雷响的时候,你的身体很稳定。”

        “嗯”程盈秋执着地继续端起了枪,等着再一次闪电的降临,缓缓地说道:“余回来了,是不是又要有行动了?”

        黄历沉yín着说道:“余到底不是专业搞情报的,我们得到的信息有限,也就不好制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我们在这里活动,最大的障碍还是情报太少,而给鬼子通风报信的汉jian倒是不少,所以行动时要谨慎再谨慎。”

        “汉jian,该死的汉jian。”程盈秋专心致志的瞄准,要把对汉jian的愤恨都通过手中的枪泄出来。

        黄历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维持会,情报员,鬼子利用这些汉jian走狗,探听着可疑的情况,使特勤队的行动不得不心翼翼。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汉jian这个永远让真正的中国人脸红的字眼频繁出现。他们多得象走进一个管理不善的牧马场,随时都可能踏上一脚的马粪,又象在南方黄梅雨天气里到处滋生、蔓延的霉斑。

        淞沪会战中,最后导致队溃退的原因,乃是在于日军增援部队成功地从杭州湾登6成功,立时陷队于腹背受敌之窘境。日军之所以将登6地点选在出乎所有中国高级将领意料之外的金山卫,便要推汉jian的“功劳”。

        奉命潜入金山卫的日军军曹山田武事后有这样的回忆:……我在接受任务时,感到了迷惑,我没有受过搜集情报这类事的训练,中国话也讲得不好,可是同伴们都鼓动我,用轻松的口气告诉我这是一趟愉快的旅行。我们随身带着许多当地人喜欢的礼物,糖果、烟卷、电筒、胶靴,还有为数可观的法币。我们都穿着便衣,从上海出,自松江县,经金山县来到金山卫。住在一个姓6的当地人家中。我敢肯定,这家姓6的,接待过的日本人,我们既不是第一批,也不是最后一批。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在向导的带领下,走遍这里的海滩,这里的海面辽阔,地形开展,很方便大部队的集散、运动。为使我们的工作成果得到维持,我们又展许多亲日分子,给他们电筒和信号枪。约定暗号,规定联络时间,在登6前几夜,金山卫一带海岸线,到处都可以看到电筒的光柱和信号弹,像夏日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这种景象,连飘泊在海上的帝**队都能清晰地看见,这是一个海军6战队士兵亲自告诉我的。(转引自《国共抗战——肃jian记》)

        另外,在武汉会战,长江江防抵抗战中,汉jian依然挥着很大的作用。这些汉ji有渔民,有船工,有农夫,有商人,有学生,有士绅,有流氓。中国海军设人工暗礁三十处沉船三十艘,布雷一千六百余颗,指望马当江面能成为阻挡日本人西进的滑铁卢。却由于汉jian的情报,日本人对马当江面情况、队的配置了如指掌。以至攻破马当要塞,直下九江。更严重的是,当时**部队普遍都有一种被汉jian包围的感觉,士气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当时曾有一位署名味夫的作者在一份叫《呼声》的刊物上撰文惊叹:“在这九省通衢之地,抗战后重心所在的武汉,也不知有多少魑魅魍魉。贩夫走卒,衣冠士林,即或在你每天打招呼的熟人中间,保不准许有一个黑透心的汉jian特务,如果把武汉彻底清扫一遍,准能理出一大堆这样的垃圾,熏臭武汉的江面。”

        汉jian破坏的例子很多,日本人最常用的是一种包工头的模式,即用大汉jian收买汉jian,可得两百块或者一百块,然后大汉jian再去收买汉jian,可得十几块或几块,也有十一、二岁的做汉jian的女孩,只得一块或五角。百姓的贫困是造就汉jian的主要原因,以至于不得不去做汉jian来维持生计,痛惜之余,更让人痛心。

        但也有一些汉jian,即便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也在为日寇卖命,或许是丧心病狂,或许是狗仗人势,这种心理真的是很难琢磨。就象淞沪大战中,一位**排长所见所说:彼等汉jian素来贪生怕死,见利忘义,今却甘冒炮火,为敌张目,余对汉jian之理解浅薄也”

        中国,它的古老,它的悠久,都说明它有着存在的道理和能力。而人拼死奋战的一幕,视死如归的精神,较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