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纵横苍穹之乱世迷情 > 第三十一章 临危受命

纵横苍穹之乱世迷情 第三十一章 临危受命(2/3)

要派的,派别人去,恐怕那耶律德光会认为我们不尊重他,我看,就派史弘肇将军和检校司空刘承训大人去吧!”

    众将一听,大惊失色,纷纷道:“大人万万使不得,检校司空大人绝对不能以身犯险,我们不同意!”

    史弘肇也说:“末将贱命一条,承蒙大人抬爱,才能有今天,能够为大人分忧,末将万死不辞。可是承训大人万金之躯,怎能入虎狼之地?要去,末将一个去便可,检校司空大人绝对不能去。”

    刘知远说:“我主意已定,你们不必说了!我谅那耶律德光也不敢拿承训怎么样。”

    刘承训站起来说:“爹,诸位大人,承训我一定不辱使命,有史将军同行,我相信那耶律德光也不敢耍什么花样。”

    刘知远点了点头。众将喊道:“大人!三思呀!”

    刘知远说:“此事就这样定了,退下!”

    赵匡彦终于松了一口气。

    “且慢,我去!”门外传来了一个声音。

    人们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人从门外走了进来,不是别人,正是于清。

    赵匡彦放松了的心又紧绷起来,道:“于大哥,使不得!”

    于清走到大堂中央,拱手对刘知远说:“大人,那耶律德光点名道姓要我去出使契丹,您想一想,如果去的不是我,那将会是什么结果?据说契丹拥有二三十万大军,而我们河东军不足五万,契丹人喜怒无常,万一,我说是万一耶律德光真的派大军南下图我河东,那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所以与其被动地坐以待毙,还不如让我去见机行事,或许耶律德光并不会像我们预料的一样要对付于我。”

    众将听了,都觉得有道理,可是刘知远说:“话虽如此,但是于兄弟在雁门关一役斩杀了那么多契丹骑兵,耶律德光绝不会轻易放过你。于兄弟看得起刘某,能够助我一臂之力,我怎么能让你以身涉险?如果你去契丹有什么三长两短,岂不是陷刘某与不义?天下英雄又怎么看我?”

    刘知远的这番话确实是肺腑之言,现在他正是用人之际,怎么能失信于天下英雄?

    但是于清说:“大人看得起在下,把我当兄弟看待,为了不让我涉险,却要让承训公子去冒险,这是何等的大仁大义?再说我同意出使契丹,也不完全是为了报答大人,也是不想让中原百姓再受战火之苦,也是为天下百姓着想。更何况有智勇双全的史将军一起,有什么可担心的?”

    于清的话让刘知远无话可说,他迟疑了一会儿说:“可是……”

    “刘大人,事不宜迟,不要可是了,我们明早便出发。”于清打断了刘知远的话说。

    赵匡彦说:“既然这样,那我也要去。”

    于清说:“不行,此去契丹路途遥远,险象环生,你不能去。”

    赵匡彦争辩道:“你不是说有史将军一起,不会有危险吗?既然没有危险,我去了又有何妨?多一个人还可以多有些照应。”

    在赵匡彦的一再坚持下,于清执拗不过,只得同意让他一起去。

    次日清晨,太原城外。

    旌旗蔽日,尘烟漫天,车啸马鸣此起彼伏,号角之声震撼人心,三路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向城外,为首的将军头戴婴冠,身披战甲,腰挎宝剑,骑着汗血宝马,威风凛凛,不怒自威。他的身后猛将林立,一个个英姿飒爽,军容严整。他的左右两边是两个年轻的便衣男子,他们一边徐徐而行,一边交谈着什么,神情十分严肃。

    城里的群众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难道又要打仗了?”“哎!好不容易过了两年太平日子!”“哎!老天保佑节度使大人旗开得胜!”……

    那为首的将军正是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他两边的便装男子,便是于清和赵匡彦,赵匡彦的身后,紧紧跟着的是香孩儿。

    三军全部开出城外之后,众人一齐下马。

    于清对刘知远说:“刘大人,您用不着如此兴师动众,我们出使契丹而已,让老百姓们以为又要发生战争了!”

    刘知远说:“于兄弟,这难道不是我们和契丹的一场空前大战吗?你能为了太原百姓舍生忘死,难道我就不应该以出征之礼为你们送行吗?此去契丹,凶多吉少,于兄弟益便宜从事,就算和契丹结仇也无所谓,关键的是你要完完整整、平平安安的回来,大哥还要和你痛饮。”

    于清紧紧握住刘知远的手,动情地说:“大哥,小弟此行一定不辱使命,如果不能让契丹罢兵,小弟誓死不回中原。小弟就要离开了,大哥保重。”

    刘知远热泪盈眶,说到:“贤弟,保重,大哥就只能送到这里了!”又对旁边的史弘肇说:“史将军,此去契丹,路途凶险,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