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女生 > 我竟然是白骨精 > 第四十一章 雄心壮志

我竟然是白骨精 第四十一章 雄心壮志(2/3)

和寿春县主的年纪虽然差不太多,但是照辈份算,永嘉公主是寿春县主的姑妈,不过这位小姑妈勾搭起侄女婿来却是一点不含糊。

    当然杨豫之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宣称自己死了妈,要做孝子,不忍有房闱之乐,因此要跟老婆分居。

    趁机躲开了寿春县主的眼睛,和永嘉公主**了起来。

    永嘉公主有了知情识趣的杨豫之,自然就把正牌的老公窦奉节扔到了脑后。

    窦奉节独守孤灯空枕,好不冷清,从前永嘉公主勾搭别的男人,他倒也忍了,但是如今想到那个抱着自己老婆的野男人,居然是平日里恭恭敬敬喊自己做姑父的小混蛋,无名火就压不住地往上窜。

    只是他偏偏是个驸马,于是事情就倒过来了,就象大多数发现丈夫有外遇的女人那样,他不敢拿罪魁祸首发作,虽有旧仇新恨,邪火只能冲着“狐狸精”燃烧。

    于是,倒霉的杨豫之很快就被窦奉节带兵捉住,一刀两段,为他的艳遇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窦奉节虽然泄了心头之气,但是绿帽之名顿时声震天下,不久也就窝囊死了。

    老公和情夫前后死去,似乎对永嘉公主没有多大的打击和触动,她很快就又下嫁给了贺兰僧伽,而身边的情夫更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冒出来。

    贺兰僧伽吸取了窦奉节的经验教训,对永嘉公主大张艳帜的干法不闻不问,一心做其“贤慧”的丈夫,他头上的绿帽子也就稳如泰山矣。

    由此可见,唐朝当驸马有多凄惨,这还没说太平公主、高阳公主、安乐公主等知名公主,不说水性杨花,总之,都是有点为妇不仁,个人的私生活还是比较混乱了,根本不把所谓的驸马放在眼里,想怎样就怎样。

    ………………

    到了明朝也一样,当驸马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像是关于驸马的挑选,《明史》中有载“凡选驸马,礼部榜谕在京官员军民子弟年十四至十六,容貌齐整、行止端庄、有家教者报名,司礼内臣于诸王馆会选。不中,则博访于畿内、山东、河南。选中三人,钦定一人,余二人送本处儒学,充廪生。”

    由此可见,明朝驸马的遴选基本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是礼部初选,也就是由礼部发出榜文,公布遴选标准,京城中之中的年轻才俊,如果认为自己符合条件的便可以去礼部报名,并向礼部提供自己的出身等基本信息。

    经过礼部初选后,没有被淘汰的便可以留下进入下一轮。

    其次是诸王馆遴选,也就是复赛,一般在诸王馆举办,由司礼监太监从通过礼部初选的人员当中选出三名最优秀的应选者,并将结果报告给皇帝。

    这一轮筛选极为重要,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如果实在没有合适人员,则可以将遴选的范围扩大到京畿地区甚至山东、河南等邻近地区。

    最后是皇帝或太后钦定,由皇帝或者太后从最终选出来的三人之中钦定一人为驸马,这一过程后妃也有发言权,可以起一定的参谋作用。

    因此,公主虽然看似金贵,但驸马的选择却依然不能由自己做主,甚至婚前连驸马的面都见不上,拥有决策权的乃是礼部官员、司礼监太监和皇帝、太后等人。

    但是,在选定驸马之后,正式成婚之前,如果皇帝发现其中有问题,可以废除驸马资格,重新选取。

    整个选拔过程有点类似于现代海选,只对年龄、长相、仪态有所要求,而且各级官员和太监深度参与,他们往往会收取贿赂,这也是造成明朝公主多被骗婚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公元1495年,明孝宗朱佑樘为女儿选驸马,经过宫中推荐,选择了平民富商袁相。

    明孝宗便召来袁相,一看相貌还不错,于是就同意了。

    事后,明孝宗又派人在坊间打听,得知袁相的人品极差,非常生气,幸亏女儿还未出嫁,于是废了袁相,再重选驸马。

    公元1527年,明世宗朱厚熜为女儿永淳公主选驸马,经过宫中推荐,选择了平民富商陈钊,婚期都定下来。

    后来打探到,陈钊母亲是妾,家族还有传染病,明世宗便退了这门婚姻。

    之后又找了个驸马,这一次明世宗吸取了经验,特地召进宫中看一看,结果竟然是个天生秃头。

    以及公元1582年,明神宗朱翊钧给妹妹永宁公主选驸马,经过宫中推荐,选择了京城富商之子梁邦瑞。

    实际上,梁邦瑞已身患重病,无药可治。

    梁家人有钱却没名,因此盘算娶个公主回来,成为皇亲国戚也值得。

    大婚的现场,梁邦瑞便大流鼻血,太监却说“大婚要见大红”。

    一个月之后,驸马就病逝,永宁公主守寡数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