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女生 > 我竟然是白骨精 > 第二十七章 以茶待客之道

我竟然是白骨精 第二十七章 以茶待客之道(2/3)

可以说中国的茶道、茶艺从此产生。

    当时比屋皆饮的民间茶俗,乃至豪华隆重的皇室宫廷茶宴,以及文人的茶诗词与茶书画,都是茶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集中表现。

    到了宋代,茶叶生产进一步发展,饮茶更加普及,作为贡品的建州龙团凤饼更是花样翻新。

    宋徽宗皇帝赵佶着《大观茶论》,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亲自写茶书的皇帝。

    跟随其后的不少文人雅士也纷纷写诗作茶画。

    同时饮茶艺术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点茶”技艺进一步规范,“斗茶”之风盛行,佛门茶事兴旺,饮茶技艺也随着佛教的传播而迅速走也国门传至海内外。

    到了明清时代散叶茶迅速发展,多茶类的结构逐步形成,饮茶方法也从点茶发展成泡茶,而且泡茶用具也越来越讲究,工艺精巧的紫砂壶、盖碗瓷器茶具等也应运而生。

    客来敬茶、以茶待客风气更为普及,都市茶馆林立,利用茶馆休闲、谈生意已是平常事,茶馆文化教育得到发展。

    至于中华茶文化的内涵、形式和社会功能的话。

    1.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世界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意义十分深远。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极其丰富,包含着茶叶生产消费及其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

    2.茶文化教育的表现及存形式,既有物质形态的,也有精神形态的。

    表现为物质形态的,诸如茶的历史文物、遗迹、茶书、茶画、各种名优茶、茶馆、茶具、茶歌舞和茶艺表演等等。

    表现为精神形态的,诸如茶德、茶道精神、以茶待客、以茶养廉、以茶养性等等。

    3.由于茶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因此中华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也必然是多方面的。

    传统的茶文化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向来就是非常密切的,无论是历史文人生活中的“琴棋书画酒诗茶”。

    还是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茶都是不可缺少的。

    茶文化发展至现代,茶的社会功能更加突出,归纳其重要方面大致有21项: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示礼、以茶代酒、以茶倡廉、以茶表德、以茶为模、以茶养性、以茶为媒、以茶祭祀、以茶作禅、以茶作诗、以茶作画、以茶歌舞、以茶献艺、以茶旅游、以茶做菜、以茶为食、以茶设宴、以茶健身、以茶制药。

    以茶会友:客来敬茶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朋友相见,饮茶叙事,新切祥和。

    以茶联谊:各种联谊活动,采用茶话会的形式,既庄重又生动活泼。

    以茶示礼:亲友相见、人际交往,无论是多么庄重的高级会谈或是重要会议,每人清茶一杯,显示了一种尊敬的礼仪。

    现代社会以工为礼品者显得高尚。

    以茶代酒:从古至今,以茶代酒者不乏其人,现代人际交往,提倡以茶代酒,实在是高尚之举。

    以茶倡廉:清茶一杯,以示清正廉洁,是反对铺张浪费,提倡清廉的重要举措。

    以茶表德:日本千利休茶道精神是“和敬清寂”,中国当代茶人着名茶学专家庄晚芳先生提倡的中国茶德是“廉美和敬”。

    以茶为模:以茶的奉献精神为模,倡导做一个正直清廉的“茶人”。

    以茶养性:从古至今不少文人雅士都提倡以茶修心养性,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

    以茶为媒:中国历史上茶与婚姻关系密切,以茶联姻、婚嫁用茶的传统流传至今已成习俗。

    以茶祭祀:中国民间的丧祭活动,很多仍流传用茶作祭品的习惯。

    以茶作禅:自古就有“茶禅一味”之说,寺院茶道的禅茶、普茶、施茶等都是以茶悟道的重要仪式。

    以茶作诗:历代诗人作茶诗者很多,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以茶作画:历代描绘茶会、烹茶、饮茶等内容的书画较多,艺术价值较高。

    以茶歌舞:以采茶、饮茶等内容的歌舞较多,生动活泼。

    以茶献艺:各种流派的茶艺表演具有欣赏价值,不少茶类、地区、民族的饮茶习俗,艺术化以后,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以茶旅游:茶乡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特色旅游项目,游名山、观名寺、饮名茶三位一体,很受欢迎。

    以茶做菜: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有以鲜茶做菜的习俗,茶文化活动频繁之地,以茶作菜的菜谱也是丰富多彩的。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