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帝国行 > 第982章 密谋

帝国行 第982章 密谋(2/3)

   “看来你也发现了端倪,不瞒你说,太子病故之后,二公子继位的呼声日益高涨。按理,三公子与二公子交好,大哥支持二公子,三公子也能理解。

    但二公子早看上了晋国公主,而志王多年前便与晋国和解,以便于日后腾出手来对付我家。现在二公子与晋国公主暗有私情,日后二公子登基,以上官太岳的秉性,结好晋国是必然之举。

    其若结好晋国,对我家并无影响,但对咸国并不一定有利。哪日晋国与咸国开战,上官太岳一箭双雕,先落井下石你咸国,而后让我家与陶氏共同领兵讨伐,如此一来上官太岳便好吐故纳新渐收兵权。

    而且陶氏与二公子关系不睦,我家若支持二公子,上官太岳日后势必用我家对对陶氏下手。陶氏若倒,上官太岳焉能放过我家。”

    “哦……明白了,你是担心唇亡齿寒,被相国各个击破一个个收拾了。”

    “正是,否则叔叔与兄长也不能支持三公子。”

    “可这是你们志国夺嫡之争,你跑来我处做什么呢。”

    “我琢磨着,你必会出兵攻打卫国,因此如若我国发生内变,我家若占上峰,志王或许不容,极可能说服咸王在甘府、上关等地用兵攻我,故而咸国只要用兵卫国,便无分兵借口。”

    “此乃志国内政,志王怎会引狼入室。况且说,夺嫡之争发于都城宫变,若非是波及全国旷日持久,焉能引得其他诸侯介入。而且我王也无兴趣插手贵国内斗,因此绝不会出兵的。届时倘若是你家占据上峰,我便更不会出兵。”

    “永兴侯将此事想简单了。当年奉阳君叛乱,波及咸国全境,最终还不是立即招来了晋国。如今咸国变法成功,多数土地收归朝廷,权贵被极大削弱,但志国却是迥然不同。

    各地封地权贵多如牛毛,人人皆有私兵,一旦宫变,无论成功与否,都将波及各地,而旧太子党羽尚未明确态度,其他诸子各有盘算,夺嫡即便成功,仍需弹压各地贵族。

    志王若是不满,召集陶氏旧部与各地勋贵奋起反击,内战将不可避免,为避免更大损失,志王便会向咸国求援,从背后攻我,届时以重利引诱咸王,咸王未必不会心动。”

    公良修分析得还是有道理的,有内政乃至内战引发他**事干预和介入的案例不胜枚举,志国作为名义上的霸主,发生内乱其他诸侯显然不会介意这个时候捅一刀,尤其是晋国。

    公良氏如若夺嫡即便成功,但让志王感到不满和担忧,势必要发动反扑,以公良氏现在的势力,结果只能是演变成旷日持久的内战,无法迅速结束内乱,而一旦发展成内战,结果就很难料了。

    晋国表面与志国缓和,暗地里捅刀子的事做的多了,徐国虽然与志国结盟,但割走了滋源郡这块大肥肉心里肯定不舒服,难保不会出现当年晋国复刻拉着奉阳君打咸王的局面。而外部势力的介入,都不是公良氏、陶氏、志王所愿看到的结果。

    于是权衡利弊之下,要迅速平息内乱,减少大国干预的风险,唯有以重利诱惑咸王出兵,背后攻击公良氏,不给晋国插手的机会。

    咸国毕竟是晋国下邦,国土不大不小,人口偏少,邀请咸国出兵,理论上不用担心咸国会在事后趁机狮子大开口所求更多,若是如此,志王完全可以立马翻脸,回头找晋国乃至卫国磋商攻打咸国。

    而咸王出于利益考量,确实有可能接受志王的邀请,出兵攻打公良氏。如果不出兵,志王平灭公良氏可能性很大,日后两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裂痕。尽管事实上志国从来没按什么好心,但表面的和气总比撕破脸来得强。

    因此公良氏担心咸国出兵干涉,还是有些道理的,但也能看出志王对公良氏的不信任已经到了极点。

    “听兄的意思,志王似乎仍更信任陶氏,所以极有可能突然回心转意,支持四公子。”

    “正是,若是如此,便是只好联合相国诛除陶氏。四公子刚愎自用,非是做王的人选。而且其若为王,日后对我家不利。”

    “那你可想过,志王尚在,在其眼皮子底下发动政变,会是何种后果,而相国上官太岳又为何要支持你家。”

    “只要诛杀了陶氏,我家可支持二公子继位,以换取相国的支持。”

    “哦……”百里燕冷叹声,接着说道:“你们下手倒是狠啊,打着三公子的名义去杀四公子,诛灭陶氏。反手再支持二公子,如此一来你家从此独大,相国与志王不想选,也只硬着头皮与你家合作。不过你家到头来支持二公子,三公子会做何感想,你可曾想过。”

    “三公子与二公子交好,又是性情中人,只要得到女人,让他放弃王位并不难。”

    “看来……你们都算计好了一切。那么,此番前来我处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