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帝国行 > 第823章 生活哲学(3)

帝国行 第823章 生活哲学(3)(2/3)

广渊殿走去。

    见焦木华守在殿外,百里燕上前寒暄:

    “焦将军,大王可在。”

    “大王正在内殿与诸位大人说话。”

    “今日朝议如何?”

    “午时才开朝会,只进行了两刻钟便散了,十分顺利。”

    “哦……顺利就好,顺利就好呀……”

    今日朝议恐怕是咸王登基以来头一次如此顺心,其实归根到底满朝文武都心急如焚。

    就好比股市交易大厅的散户们,只看着股票狂跌,愣就卖不出去,心里跳楼的心思都有。

    陔陵经济发达之后,满朝文武名下没有产业的近乎绝迹,御史大夫李旭,大司马赵逊也不能例外,如今每天只见银子少,不见钱进帐,赔的血本无归,谁心里都急的跳脚。如今突然阴转多云,还不是抢着回家割肉止损。

    少时来到内殿,太子、诺一言、高勋等人皆在,见百里燕而至,咸王喜不自禁起身上前:

    “永兴侯来的正好,寡人正欲令人寻爱卿前来,爱卿自己倒来了。”

    “臣参见大王。”

    “爱卿免礼,事可有办妥。”

    “回大王,太子妃殿下说需时日考虑。”

    太子闻讯百里燕去见了西寰,忙接话说:

    “父王令永兴侯去孩儿府上了?”

    “留足舍缺乃永兴侯所提条陈,太子未必能说清楚。故寡人令永兴侯前去蜇儿府上知会太子妃,期她尽速说服晋王与寡人共同进退。”

    “哦……孩儿明白了。”

    太子应道,不再作声,此时咸王与百里燕说:

    “爱卿‘留足舍缺’之法朝议颇为顺利,爱卿准备何时实施?”

    “回大王,施行之前,因尽快将缺额金银逐一过秤,而后发往各地官府、钱坊、关市、榷市等金银流通甚大之处,同时将各地官府所属足额金银尽快收回国库,一来一去短则三月,多则半年,最快年底之前能收一些效果。

    期间还需备置模具、炼炉、原料等,此外各国需派遣使者将短斤缺两之事逐一告知,但不通告留足舍缺之法,待市场大乱之后,再行宣告天下,如此对我咸国最为有利。”

    这时高勋问道:

    “依永兴侯之意,最快也得半年后才能见效。”

    “也不全是,各地可同时进行调价与足额金银回收,如此从各地回收足额金银,上调货物价格,放出缺额金银开始起,我咸国即止损,当足额金银回收越多,我咸国自可得利。相反仍然蒙在鼓里的各国时间越久,受损越大。

    除此之外,钱坊应暂缓新币的发放,以免造成新币贬损,被他国所利用。”

    贵金属作为货币的经济环境,铜钱与贵金属实际并没有直接的汇率,是通过市场物价协调,和官府取舍利益之后,强行定价的结果,因此金银贵金属含量变化,最先引起物价波动,进而波及铜钱。

    当贵金属含量变少购买力减弱,物价应上扬避免损失,此时铜钱比贵金属实际也应该减少供应。

    但由于贵金属的重量理论不变的性质,但事实上已经减少,而官方短时内定死了铜钱与贵金属的比价,由此贵金属减少,而造成物价上扬,铜钱买价却不变的结果,实际就形成铜钱变相贬值。

    改变这一结果的手段只有改变铜钱币值和收紧铜钱的流通,前者代价太大,见效慢市场难接受,但好处是全民收益国家亏本。

    后者见效快,财政危害小,官府只需公告贵金属含量与汇率比值,令市场自我调整,但坏处是民众受损,国家收益。

    因为商人是推动市场运转的重要参与者,尤其是国外商人会为了逐利而利用汇率牟取暴利。要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最好的办法是加强汇率变动的透明度,尽快将消息发往全国各地,加快市场的汇率转换。

    言明其中利害关系,高勋不免担忧道:

    “收紧铜钱,国库要为此损失多少?”

    “以当下情势来看,要避免全国范围内的贬值,减少百姓的损失,同时遏制商贾投机逐利的行为,在新币减少供应情况之下,今年必须消减一些税赋,让市面上的铜钱更多的留存于百姓手中,如此可增加百姓交易的意愿,商贾即便兴风作浪,不调整铜价比对,百姓手中的铜钱多了,损失仍然要少一些。

    据此算来,今年年底国库少说得少七百五六十万贯以上新币的收入,这还仅仅是新币。”

    “这么多!”

    咸王吃惊,一旁诺一言接过话说: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