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帝国行 > 第646章 太子问政

帝国行 第646章 太子问政(2/2)

?”

    “是的,但长远计,利远大于弊。眼下我咸国与志国、卫国皆交好,与晋、长孙也无战事,只要维持眼下局面将息百姓,继续在都郡咸西、丘南实行新政,短则一两年,慢则三四年,钱坊即可扭亏为盈。”

    “那大司农要铸多少金银?”

    姜蛰此问一出,百里燕终于知道他其实并不关心钱坊,而是咸王内府。

    而且百里燕还发现,太子这话不太像是西寰在背后撺掇吹枕边风的鹦鹉学舌,因为西寰根本没有时间,这不免让百里燕感到有些看轻了这位太子。

    如今国库空虚,这是众所周知的,姜蛰必然是认为此番铸钱要动用那批财宝,如果用多了,那他继位后归属他的内府财产就会少。

    当然,作为太子,关心铸钱多少并无可厚非,甚至理所应当。

    但新币发行必然是以替代目前旧币总币值为首要目标,太子作为储君,辅政五年,对自己国家市场货币情况基本是清楚的,正因为总额太大,需要耗费的金银也就越多。

    略作思考,百里燕未做正面回答,只是说道:

    “铸钱都由税金司承揽,首批铸造新币总数会比往年铸币少得多,应在二至三成间,但新币买价会高得多,因此首批新币的买价将比往年铸造旧币币值总额高出两倍甚至三倍。”

    “如此说,耗费金银无需太多,待日后有钱者将金银存入钱坊,钱坊可用盈利再次铸钱,大司农可是这个意思。”

    “是的太子。”

    百里燕肯定道,心里却并非这么想。

    由于不能动用财宝发行货币,来自卤侯、轩亭侯、永兴侯府以及国库和咸王内府的原始本金都要铸成新币,并将新附民与归附的外籍军、工匠手中的金银,以存款以兑换新币的名义,变相转入钱坊后,再次铸钱流入市场。

    而正常业务筹得的金银,留足准备金外,其余一并铸成新币,直到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