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帝国行 > 第642章 新币

帝国行 第642章 新币(2/3)

中差价。

    因此为提高民间以钱炼铜火耗,一直是铅六铜四铸钱。如若改为添加金银,少了,无法起到提振币值稳定铜钱作用,多了,则可被奸人用以提炼金银,故而此法虽好,但弊端显而易见。”

    “侯爷博学广识所虑甚密,宗伯要说的恰恰是这铅铜之比。铸钱通常只加铅,但是铅与铜易熔,且只需一次冶炼,可利用往铅水通入空气,而铜水浮于铅水之上将之分开。

    但如若其中再加金、银、锡,将之分离所需代价将成倍增加,如此铸钱将十分容易,而炼取其中的金银铜将十分困难,如此此法可行!”

    “嗯,有道理!”百里燕点头肯定了宗伯泰建议。

    当下分离铅和铜的合金,通常以木炭粉作为冶炼剂,使用通气法,将空气通入熔炉,令熔融液体与空气发生反应,形成铜、铅氧化物,后投入木炭,令氧化铜与木炭发生还原。

    由于铅密度比铜重,铅的氧化物发生沉淀,而还原后的铜浮在铅水上,就此将铜和铅分离,如此可以提取到铜。

    当然,氧化铜与碳的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铅亦会发生还原反应形成纯铅,竟而进入再次聚合铜的过程,但这个反应过程所需的温度远高于熔炼铜铅合金的温度,因此倒也不存在这个问题。

    而要两种金属充分相溶成均匀合金,则需要让铜铅充分冶炼,这样的铸钱的成本,其实要比通过熔炼铜钱获取铜要高,因此铜钱往往维持在铅六铜四的比例,让民间无法通过提取铜,利用物价波动,而换取铜钱赚取差价。

    而金的熔点与铜相当,银略低,锡的熔点则比铅更低,继续通过以上方法获取提取金银铜,成本将会变得很高,当下也不具备冶炼分离这种合金的技术基础,且所需的还化学原剂将更加复杂,不存在这一获取化学冶炼剂和工业基础,每一次土法分离,都意味着一次火耗与更为复杂的化学冶炼成本。

    而且金、铜、银的熔点相近,惰性更强,没有完善的化工体系,想单纯利用碳作还原剂,将金属逐一分离将会非常困难,其中必然会产生大量合金渣。如此无疑增加了所需的冶炼难度,让熔钱取金,变得无利可图。

    当然,宗伯泰是不会知道如此详细的理论,多半是参阅典籍和生活实践得来的认知,加上永兴城工业便利,掌握基本的冶金知识并非难事。

    多种金属铸造合金币,既能提高币值,同时也杜绝了违法之徒,但初次的投入的成本极大,所以上策最大的问题是投资成本。

    中策相对折中,开源节流,继续扩朝廷屯田规模,提高生产力,稳定基本物价,降低生活必需品流通税,适当加征税赋,以都郡以西养活半壁江山。

    此法见效至少一年以上,而且提高生产力的主要途径是技术,没有技术就只能堆人力,而当下既没有足够的教育、人才、时间资源用于推高技术工业能力,也缺乏人力扩张基础规模,因此缓不济急,远不如第一种。

    至于下策,能立竿见影,但只是将问题延后,无法彻底根除。

    都郡西郡实行养民政策已有五年,立即取消恢复征税,咸西、丘南取明年补贴恢复基本征税,各地税赋上调,并加征进关税和过境税费,强充国库。

    此法百里燕显然不会同意,因此只能在上、中两策间做出选择。中策见效慢,镇痛却是一点不少,上策瞬间镇痛强烈,但也是最解决问题的手段。

    北海、东原、岁当、江东四地的铜钱贬值远比都郡极为厉害,因为都郡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力高,支撑了市场供应和币值。

    但权贵豪强一面收紧金银,一面让咸国铜钱无下线贬值,然后他们再用所得铜钱,到铜钱相对坚挺的都郡兑换金银,赚取中间差价。

    使用含有金银合金币后,官方财政可以官方物价为基准,先用含有金银的合金币从权贵手中,强行兑换铜钱,挤掉四郡恶意贬值的水分,同时在年关清帐前,陆续将新币流入各地市场,以取代旧币。

    新币将因含有金银而比旧币更受欢迎,不会出现当年秦国币改,出现的新币难以取代旧币的情况,将有利于短时内迅速扩大至全国,稳定币值和市场情绪。

    但这笔巨额金银从什么地方出呢?

    如果动用南境之战的战利品赎金和暗款,必然加剧金银市场供应,甚至贬值,因为市场和生产力就这么大,陡然增加的货币供应,只会导致通货膨胀,将失去更多的贵金属流出国内。

    “上策虽好,但不动用财宝情况之下,从何处筹得如此多的巨款,用以铸币呢?”百里燕问。

    “国库空虚,但卤侯为首的盐枭并不缺金银,若是能得卤侯、轩亭侯支持的话,不足之处可以想办法先借出来。”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