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三国之董卓之子 > 第十三章 到达蒲坂

三国之董卓之子 第十三章 到达蒲坂(2/3)

出声答道:“我是朝廷钦命的中军校尉董白董守业,乃是当朝太师之子,你是何人报上名来。”

这哥们一听这话,立马又跳了起来:“我管你是什么中军校尉,我蒲坂徐家可不是好惹的……对了,你说你是谁的儿子!”还没说完,脸上就有汗水冒出来了。

这董守业也懒得与这种混吃等死的二世祖废话,直接下命令把这个二货抓起来。

于是便一声令下,几个士兵如狼似虎地扑向这个脑残哥,用绳子捆捆弄弄,把这个脑残哥抓起来。又不想听他在那儿满嘴喷粪,直接让人找了一块破布,把这个脑残哥的嘴给堵起来。

来到衙门内才发现院中间放着一块案板,案板上趴着一人,已经晕了过去,身上伤痕累累,血印犹新,有几条伤口还在不断地往外渗血。

一眼看去,感觉此人已经被打得半死不活了。便安排随军军医进行诊治。又问周围人谁是县令,边上被压着的仆从答道,被打的人便是县令,姓张名既,字德容。

董守业一听此人姓名,便知道自己捡到宝了,董守业对三国时期的一段历史颇有研究。知道此人颇有才华,在曹操的手下得到重用,最后官至凉州刺史。而且年轻时在蒲坂县当过小吏、功曹。

至于有没有当过蒲坂县县令,却是没有明确记录。估计做过的可能性非常大,毕竟小吏、功曹这种履历是拿不上台面的,一县县令就能拿的出手了,就连鼎鼎大名的袁绍袁本初同志都做过濮阳令。不过袁绍袁大大20岁就做了濮阳令而已。速度有点贼快啊!

既然遇到了,就不能让他在自己手里走丢了,说什么也得把他招揽到自己的麾下啊!这种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才,自己要是还敢放着不用,反而让他溜到别人的手底下去当官儿,拿自己可真的要挨雷劈了。

过了不久,那张既渐渐苏醒过来,董守业想好生安抚张既,问明伤势情况,是否有大碍等等。

于是出声说道:“我乃朝廷钦命的中军校尉董白董守业,现在奉圣旨到河东郡援助河东太守牛辅,讨伐白波黄巾贼。敢问你可是蒲坂县县令张既张德容。”

那张既微微点头,又好像又牵动到了伤口,嘴角疼的一抽,进而缓缓说道:“见过董校尉,在下正是蒲坂县县令张既张德容。”

董守业指着被帮在地上的那位富家公子,说道:“此人是何人,为何要与你为难,况且殴打朝廷命官,理应视为造反,不知张县令以为如何?”

那张既答道:“此人乃蒲坂县的世家大族徐家的长公子,与我有些恩怨,故而殴打与我。这徐家家世不凡,朝中有人,造反一事还是少提为妙。”

董守业一听顿时乐了,谁家朝中有人也比不上咱家朝中有人啊!于是说道:“这个你不用担心,本校尉自有分寸。”

张既听罢此言,也是不置一词,又向董守业问道:“敢问将军到达蒲坂县有何指教,是否需要下官配合?”

董守业正想询问蒲坂县的粮库中的具体情况,当下也毫不客气地说道:“我奉朝廷命令到河东剿贼,因担心风陵渡口会有白波军的埋伏,故而绕过风陵渡,而从你们蒲坂县的蒲坂津登陆,一路奔波行至蒲坂县。因我军轻装疾行,所以没有带太多的粮草,想从贵县支取一些粮草,不知贵县是否留有余粮,足够一万大军取用,不知张县令是否方便?”

张既叹了一口气说道:“大军剿贼,经过鄙县,我等本应全力支持,但是目前存粮,不是很多怕是不够大军取用。”

董守业见状非常疑惑,当下说道:“这是为何呀?”

那张既张县令又告知董守业说道:“粮库中的存量只够一万军马十日只用,本来蒲坂县的粮草颇多。却是因为那徐家仗着家大业大、仆从众多,是当地有名的氏族大家,朝中有人,经年抗令不交。所以导致本县粮仓不满还请董校尉恕罪。”

董守业一听张既这些话,不禁大怒放声说道:”这徐家还真是放肆啊!”说罢冷笑几声,又不禁低头沉思,斟酌对策。

那张继又说道:“鄙人有一事请求董将军帮忙。不知是否可以?”

董守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