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其他综合 > 重生之大唐中兴 > 第290章 科举改革(二)(二更)

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290章 科举改革(二)(二更)(2/2)

br>     只是对方建议改革,倒是让他有些意外。

    至于改革办法,并不是李晔最开始设想的。

    按照李磎的奏折所说,这位是保留了原本的进士科和明经科,不过在名额上有些限制。

    为了不拂逆他的意思,对方则是建议重新开设秀才科。

    这跟唐初设立不久被废的秀才科不同,新开设的秀才科考试内容包括李晔一直想纳入考试内容的算学、律学、医学等杂学学科,同时也有时务策、经义和诗词的内容。

    可以说,秀才科就是迎合李晔而重新出现的。

    看完这封奏折,李晔觉得挺有意思。这李磎,既不得罪那些反对改革的大臣,又不拂逆他的意思,而且还帮助他缓和了与其他持反对意见大臣的矛盾。

    有意思!

    不过这封奏折中的问题也很多,毕竟这只是一个晚上写出来的。

    “爱卿有心了。爱卿这昨晚没有休息好?”看着李磎的神色,李晔对着旁边的张威吩咐道,“给李尚书准备一椅子。”

    随即,一个太监便抬着一个木椅来到李磎身边,这让李磎有些感动,连忙道,“谢陛下!”

    “爱卿不必如此,朕可不想听到朕的大臣病倒在任上。”李晔笑着道,“依照爱卿奏折中所言,限制进士科和明经科人数,增加秀才科人数。不知爱卿可否细细说来,为什么有这个想法?”

    李磎回答道,“回陛下,正如昨日杜侍郎所说,陛下初登基,不应操之过急。昨日臣见杜侍郎、刘侍郎等人反对改革的态度坚定,若是陛下执意改革,势必导致君臣关系紧张,于当今朝廷无益。

    所以臣想了之后,便觉得可以另辟蹊径,增设新科,依照陛下之意,开设相应科目。

    若是科举考试只有一科,广大学子势必有些措手不及,惹出sāo luàn也是有可能的。而且科举重诗词、经义已经深入广大士子心中,若是突然取消,臣以为不妥。

    正好进士科和明经科每年招收的人数较少,索性固定人数,然后增加秀才科招录人数。

    除此之外,在秀才科中举者的官职任命上,陛下也可以做出适当的调整,给予优待。

    长久以往,就可以潜移默化中改变天下士子的观点。”

    李晔眼前一亮,李磎的建议到时给他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他之前倒是没想到这么做。

    “爱卿所言甚是,倒是朕有些着急了。不过爱卿的奏折中漏洞颇多,两天时间,两天后爱卿给朕拿出一个更详细的细则。”李晔笑着道。

    李磎大喜,连忙道,“是,陛下。不知三科人数各几何?寒门和世家子弟比例几何?”

    李晔多看了对方一眼,没想到对方还知道自己想限制比例,微笑道,“进士二十,明经三十,秀才一百,寒门与世家之比为二比三。”

    二比三,意味着这次科举,世家出身的子弟只能招录六十人,这可是大手笔。

    而且今年招收的人数不少啊!

    特别是秀才科,要招一百人,看来陛下的决心很大。

    后面,李晔陆陆续续收到不少大臣的奏折,反对的有,支持的也有,他都看了一遍。

    只不过这些大臣不知道,李晔其实心中已有决定。

    两天后的会议上,综合众大臣的意见,一名为《科举考试新制》的奏折出炉了。

    这跟之前李晔与李磎所商量的,略有出入,不过只是在人数上。最后进士科调整为十五人,明经科改为三十五人。

    随着关于科举改革的统一意见达成,李晔就没有必要在瞒着,便对外公开了今年科举的新制度。同时任命李磎为此次科举主考官,大理寺卿李惕和锦衣卫指挥使李振负责监督此次科举考试。

    {本章完}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