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枝头俏全文阅读 > 第二卷 下人 第四卷 子嗣 第二十六章 银簪

枝头俏全文阅读 第二卷 下人 第四卷 子嗣 第二十六章 银簪(2/3)

阳梳了双鬟,看着自己手中的头发,紫芝不由赞道,“姑娘这么密的头发,梳发髻多好看,连假髻都不用。再戴上太太给的首饰,还有新衣裳,最好看不过。”

    开笄那天有三套衣裳,一套是开笄时的衣裳,另外一套是开笄后出来见客,这一套是最为华丽的衣裳,大红色的衣裳还用了金线;最后一套是留在家宴时穿的,相对的也淡雅一些。这其中的最麻烦的就是第二套,已经修改了无数次,可是好像怎么都让紫芝满意。她不住的跟那裁缝交涉着,讲着哪里不满意。

    “姑娘,张先生来了。”

    终于小丫头的回话,让于阳结束了难以忍耐的过程。

    张先生是洛氏请来教于阳礼仪的人,说是先生,真正的称呼应该是张嬷嬷。她原是宫女,离开宫廷做起了教导功勋世家女子礼仪的事情。这种事是很多年老出宫的宫女能选择又体面又能赚钱的活了。

    她今日教的是开笄礼一系列的礼仪。张先生没经历过这些,她只是将在旁人家所见到的同于阳述说一遍,再指点了她一些。

    让于阳觉得奇怪的是,今日的课程很快,张先生也没多的话,讲解后,看了于阳的行礼后便提出今日可以早些结束。

    “我能教的都已经教给姑娘了,剩下的姑娘多练练便好。”张先生的解释让于阳有些无法接受。怎么突然就说能交自己的都交了,还说自己平日都做的很好,只要多练练便好。前日还说自己什么都不懂,对自己哪里都瞧不顺眼的人,今日就跟变了一样,这里面有什么事?或者是认为自己是朽木?余下的只愿意应付自己不成?

    于阳挥了手,向紫芝使了个眼色,紫芝也是明白,张先生告辞离去,是要送些东西的。她想了想,想着太太待会还会再给的。她便做主取了两匹料子、两个荷包送过去。

    “这荷包是我亲手做的,还请先生不要嫌弃才是。”

    荷包并不是单一地荷包,里面还放着几枚金锭子。

    张先生看了眼紫芝送过来的荷包,面上到缓和了些,伸手取过荷包,眯眼瞧了瞧那上面的花样:“我瞧着这有些像宫里头的花样?”

    于阳腼腆的低头应了:“是。韩师傅来教的。”张先生不喜欢表演旁人,又喜欢谦虚的人。她若是说你好,你也不能说自己就是好,只能说自己还不好。若是实在不会说,就表现的腼腆些,让她觉得你是被表扬后感觉羞涩。

    于阳的回应让张先生比较满意,仰头想了想:“韩?莫非是以前尚衣局的韩金莲?”

    于阳摇了头:“我并不晓得韩师傅叫什么?”

    张先生表现出一丝失望,她觉得于阳这样的姑娘实在……学了那么久竟然连教自己的人都不晓得姓什么,叫什么,甚至连在什么地方做事都不晓得。这样的人……也难怪是……黔国公夫人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找回来的丫头,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从上到下看去,怎么都是个乡下丫头。

    于阳哪里晓得张先生在想什么,只是含笑的坐着,尽量的让自己表现的大方得体,不管如何,最后一面总要让旁人留个好印象。

    紫芝却是道:“想来不是先生认识的那位韩师傅。这位韩师傅大约三十多岁,并未听过她以前在宫中待过。到是听说,她有位姑母,以前是宫中出来的。”

    张先生点了头问了那位韩师傅什么时候回来,便起身告辞。

    “这人,只跟姑娘说,却不直接跟太太说,明显是看姑娘好说话。怕到了太太那,会说,是姑娘不想学之类的。”紫芝冲着那位张先生的背影道。

    “谁不想学了?”洛氏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紫芝顿时一惊,忙转过身:“太太。”又看了大门口,张先生的背影一惊消失了。紫芝忙上前搀扶住她,“太太,您怎么过来了?”

    洛氏笑着伸手向于阳:“我听说你这里没事了,便过来瞧瞧。”洛氏很自豪的道,“都说我外甥女聪明,这些日子便学好了。”

    于阳被洛氏夸的有些心虚,这次她是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那些人都是打着宫里头的名号想多混些钱,总是说姑娘们这不好那不好的。想我这才说,宣城伯家的两位姑娘也要请人教礼仪,她便急着辞了去。”

    于阳不解地看着洛氏,宣城伯不过是个伯,难道去那家比黔国公府给的还要多么?

    洛氏笑了笑:“果然是什么都不晓得。明日我要来同你说说这些,不晓得这些,日后可怎么办?宣城伯家的两位姑娘如今才七岁,小孩儿学的慢,她至少能教个两三年,你如今多大了?”

    于阳不由地笑了,还以为这宫里出来的老嬷嬷多厉害,其实也是掉到钱眼里了。

    洛氏笑着坐下,命丫头拿过一只匣子:“这是给你开笄用的。虽说是银簪,但却是我娘家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