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女生 > 昭华 > 第四十三章 门木

昭华 第四十三章 门木(2/3)

“小孩子家,喝什么酒?给他做一碗酸甜汤上来。”

    燕王故作不悦道:“我的大孙子,我如今都管不得了?我要把大郎抱在我这里养,你们依是不依?”

    张昭华和高炽两个,谁也没想过燕王会忽然说出这话来,都吃了一惊。

    高炽低声道:“父王军务繁忙,椿哥儿又不老实,闹腾起来,搅扰地父王不得安宁——”

    徐王妃说燕王道:“你天天出兵打仗,哪里能教养大郎?每次回来,一身血火气都未散呢,也不怕小孩子受不受得住。”

    燕王不再提这事,倒是道:“谍报李景隆在德州招兵买马,调集各处军马,看样子是要大用兵。我与诸将议论,李景隆即使要大举用兵,也要等到明年春暖,否则不敢轻动,他在北平城下转了一圈,是知道北地的气候,多能把南人冻伤。”

    燕王制定作战计划就是进攻大同,大同告急,便会向李景隆求援,李景隆如果出援的话,不耐严寒的南方士卒千里赴援,也必然疲惫而不堪战斗。

    “四哥刚刚回来北平不久,又要出征了。”宁王感叹道:“什么时候呢?”

    “十天之后。”燕王转向高炽和张昭华:“你们守卫北平,劳苦功高,我已经听顾成、陈文他们说了,这一次许多事宜,都是张氏在赞画,收获奇效。”

    他说着居然朝张昭华举了酒杯:“巾帼不让须眉!”又感叹道:“用兵,奇正相佐,守卫之时能用计拖延,避免伤亡,张氏的功劳,诸人莫比!”

    张昭华急忙站起来,不敢当燕王的敬酒,又道:“儿妇没有尺寸之功,也实不敢当此重誉。北平获全,劳苦的是将士们,世子与我不过居中筹策,驱义使勇罢了。”

    她说着又笑道:“大家都心心念念盼着父王及早回来呢!都说父王在北平,则北平安,九边俱安。父王一人,能敌百万之众,这一次更是知道,若没有父王,我们哪里有太平日子过!”

    燕王被夸得浑身舒泰,道:“张氏,不必谦虚了,爵以赏功,禄以酬能,乃是正理。你有什么想要的,都说出来,本王全都答应了。”

    张昭华就道:“儿没有什么想要的,只要父王鼓行以出,奏凯而归,绥定大难,平定寰宇,使太祖高皇帝基业有托,天下生民,永有所赖。”

    她又道:“父王若要赏赐,愿以赏赐北平守城军民校士之妻,虽是女流之辈,却荷戈守城,不输男儿。”

    燕王十分高兴,连声道好:“你回去将她们的名字辑录出来,我一定赏赐!”

    张昭华就道:“儿已经辑录了一千四百七十一人的名单出来,但是唯恐还有遗漏,想要在城里张榜告示一下。”

    徐王妃连连点头:“千万不要遗漏一人,哪怕是为城上担过一桶水,也是有功之人!”

    燕王也若有所思起来,自从打起了奉天靖难的旗号,他向作战有功的战士颁发赏赉,不少将领升了官。燕王很懂得如何驾驭军队,他善于使用奖罚的手段驱使将士用命。他说赏罚是“公天下之道”,奖赏合乎人心,就会收劝励之效,惩罚合乎人心,就会收儆戒之效。

    善于为政者,不以奖赏施于个人所亲,不用惩罚加于个人所怨。需做到像磐石一样平稳,像水镜一样清明,将士既然竭诚效力,要论功升赏以酬其劳。比如这一次,他根据功劳,提升了不少人,燕山右护卫指挥使谭渊,指挥佥事陈贤,致仕指挥佥事高实、申用,富峪卫指挥佥事景福,会州卫指挥使谢芳、陈旭,指挥佥事端亮,营州左护卫指挥同知钱武,济阳卫指挥佥事祁义,燕山中护卫指挥同知陈珪,燕山前卫指挥同知李清,燕山左卫指挥使徐祥等等,都因功提升了。

    只是他今日听到张氏说,唯恐还有遗漏的,他就忽然想到,一个人是难于周知全面情况的,封赏不一定面面俱到,若是有功而被埋没、奖赏不足以酬其劳,那就伤了将士之心了。燕王想来想去,决意从今而后,必须要求诸将对每个人的战绩从公核报,不徇私情,不亏公议,有功无功,大家有目共睹。

    大家吃了些酒菜,燕王放下筷子,对宁王道:“十七弟,这一次在郑村坝,你四哥我俘获了两千多官军,这些官军,愿留的留,不愿留的我便将他们遣散回去了。”

    燕王在遣散的俘虏之中,发现了两个与众不同的人,不是说他们是南军的高级将领,而是因为这两个人是从皇陵守卒中抽调来的,这一点让燕王又是生气,又是恻然。

    当年燕王就藩之前,曾长期在老家凤阳住过。这两个皇陵守卒使他想起了老家的草木,祖宗的陵寝,也让他感怀这几十年的经历。询问完皇陵的情况,燕王将他们又着实抚慰了一番,给了路费放归了。

    燕王就道:“建文小儿,不以祖宗陵寝为重。天下兵马有多少,要来杀我,为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