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女生 > 昭华 > 第一百四十三章 经营

昭华 第一百四十三章 经营(2/2)

贝倒是不少,只是人根本见不到影子,听说还想往更远的地方跑,不知道今年是准备南下还是要去陕甘地方。

    “算了,”张昭华道:“升哥儿自有主意,您现在催得急,他不乐意,等过上两年,说不定自己带了老婆孩子回来了。”

    况且如今,张升确实忙得很,他走商队,还带着仪宾袁容和李让的手下,这也是就是好处一起分,因为毕竟市场广阔,一家子不可能独大,而且人家自己买货,借用他的渠道,也是负了不菲的费用的,当然之后赚的钱更多,总之是一个良性循环,你好我好大家好。

    你说张升心大吧,张昭华心更大,她叫张升走商的时候,想想能不能设置据点,这种据点就是在城市或者乡村购买或者租赁地方,当然最好是城市,因为大城市有购买力——用于分货的销售,因为张升他们现在无法脱离走商这种形式,带着大批货物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走,一边卖一边买,遇到能吃货的地方,就一举倾销了,不能的话还得走。

    张升的几个铺子,都是开在北平和北平周边的几个城市里,主要是为他运送货物,经常送不到地方,也是因为传信的问题。而张昭华这个想法其实有些冒,大家都知道弄个自己的据点,只是这东西不是说弄就能弄的,最多买几间铺子,作为周转之地。因为算算其实划不来,而且除非规模做大了,才有这个本事在几条常走的商路上开,这种据点一类的东西,也不同于后世的分公司,也不同于办事处,总之办起来不容易,而且耗时间、耗人力,你想方设法弄一个点,人家说不定都走了三趟商了。

    不过这个东西到底是大有好处的,一旦咬着牙弄成功了,就像是血脉被打通一样,你之前付出的时间人力都能收回来,而且受益终身。张昭华原先很有一些从后世得来的想法,只是现如今是不能施展的局面。因为首先这张升的商路就不能往南方扩展,到时候兵灾到了,不论打通成什么模样,都能给毁地一无所有。要是往东走运河水路,可以,顶多到临清,因为元朝时候的运河到今日已经淤塞了,如今民夫在运河开挖,但是人数少,工程又大,之前一次直沽水患,折损了不知道多少人,一时之间,运河根本难以通航。

    还有一个转输可能,海运。

    海运——皇帝不是严禁下海吗?严禁下海没错,海上巨盗和沿海通倭问题一直都在,自然要重视。只是海运这个事情,是官方输送粮食的一条渠道。

    辽东都司军士粮饷,多由海运食粮供给,虽有部分卫所开展屯田,每军五十亩,收租十五石,但远不能满足需要。那么只能依靠东南的粮食周给,运河输送不上去,黄河漕运抵达不了,便依靠海运,且这一条海运路线,是从苏州直抵辽东,一路水运便利,风波不作,极为快捷,只是海船数少,每岁装运不过五六十万石。且未设衙门专领,事不归一,海船出海,提调起来非常不便。

    这叫张昭华看到了海运的好处,当然她一直清楚海运的好处,只是她刚刚听闻皇帝十月初十日的告谕,说辽东海运辖年不绝,近闻彼处军饷,颇有盈余,今后不须转运。只令本处军人屯田目给。所以一条海运线路就理所当然被取消了。

    一来海运在朝野上下被人为是一时之急,在闭锁海关的大背景下,这根本不会长久;二来海运只送去往辽东的粮食,是官船往来,绝无可能叫商船也下海;第三,海运可以从苏州直通辽东,因为辽东有大港可以停船,而北平这边无有停船的地方。

    因为后世的天津港,现在只是一个名叫直沽,别名海津镇的小镇子,根本没有能力停泊大船,这才是最主要的,张昭华知道天津一旦开港口,交通苏杭闽越,乃是获利万千的大事,只是如今在这样的背景下,连运河都交通不起来,别说是海运了。

    不过没关系,现在不能,不代表将来不能,将来燕王即位,张昭华就是撒泼打滚也要求来天津到苏杭的运输航线,就算官船有疑虑,张昭华也要让张家的私船打通这线路,再将来就是下西洋这样的大事,彪炳千秋又有巨利可图,为什么不参与!

    不过眼下,张家还没有力量造大船,张升更是没有想过海运、河运这样的事情,他还是习惯用双腿走路,这是山西人的本能,他的方向还是山西、山东、河南这几处地方,这倒也没毛病,总之张升是个能接受新鲜事物且眼光也远大的人,将来看到海运的好处,自然知道怎么办。

    不一会儿高炽回来了,王氏见了他就局促起来,恰好又听到婧婧尿了,她急忙站起来经营孩子去了。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