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科幻 > 怒瀚 > 一四二章:传说中的绝配

怒瀚 一四二章:传说中的绝配(2/5)

在解决不了,以硬性规定回避掉。”

    牛犇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问道:“这是不是人机合一?”

    老魏很是吃惊,赞叹道:“不错啊!居然知道人机合一。”

    牛犇有些不好意思,说道:“一点点。”

    老魏点头说道:“通过改进操作方法,可以让大量机师成为人机合一的高手,剩下的只是战斗意识、经验问题。”

    “最终是境界问题。”得福在旁边不屑反驳,嘲讽他不懂得升华。

    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人机合一,想象一下,战场上出现一支由准战神组建的装甲部队,会是多么美丽而恐怖的画面。

    难怪人们至今放不下这样的念头,毫不夸张地讲,如果哪个国家先一步完成此项创举,军队的战斗力瞬间翻倍!甚至翻出几倍!

    然而由当前的操作方式可以知道,模拟型机甲最终没有诞生。

    牛犇感受到深深的震撼与疑惑,问道:“还有什么问题无法克服?”

    老魏叹息说道:“两大难点,起初被认为不是问题,后来却成为大问题。”

    首先还是技术上。通过试验,在完成基本协同后,人们发现在以模拟的方式完成相对复杂的动作时,由于操作指令过于复杂,机甲存在着严重的反应滞后,成功率极低。而在论证阶段,这个问题根本不应该出现,当它出现、又必须解决,竟然找不到好的方法。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所谓相对复杂的动作,绝大多数是那些当前被看成非常规动作,也就是那些只有高级战士、甚至战神才能做出来的操作。

    以一个例子说明,很多人可以完成空中回旋踢腿,机甲也可以,实战当中的应用前景也很大,综合考虑,它属于模拟机甲预计要实现的战术目标。然而在实际中,人在机舱内完成这样的动作非常艰难,即使完成也会严重变形;机甲的那一端,光脑在对此类动作进行分解模拟的时候,经常出现难以判断的情况,指令延迟、取消是常有的事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当机。

    归根结底,程序是需要逻辑支撑的事物,当逻辑判断可行,实际运转缺少必须数据的时候,程序就会紊乱;偏偏光脑是个极其聪明的死脑筋,它觉得行就一定会做,做又做不来,于是就会罢工,导致灾难性的事件发生。

    这还没有考虑到机甲受损、机师受伤等等意外情况,若把所有因素都考虑进去,结果让人绝望。

    牛犇忍不住说道:“既然是非常规动作,能做的人本就不多。舍弃掉不行吗?”

    “当然不行。”老魏断然否决:“改进改进,有进步才会去改。知不知道一套模拟系统要增加多少成本?如果只是完成走路、挥拳、开火之类的简单动作,操作台可以轻松完成,何苦花费这么大代价去改?”

    想想的确是这个道理,牛犇不再说什么。

    老魏接下去说道:“第二个问题是人,相比之下,这个问题比机甲更麻烦,几乎没有解决的可能。”

    人的根本问题在于,生命是会累的,而且很快。以模拟方式操作机甲,等于把人直接丢到肉搏战当中,疲劳是不可能回避的话题。而在机甲、人这两者的要求上,存在着难以想象的巨大差距,实际战场上,机甲连续行军、作战数小时是常有的事情,意味着机师得不到休息,很快就会失去战斗力。

    比如,以操作台的方式操纵机甲奔跑,没有敌人的时候等于休息;反之模拟型机甲,人需要用身体行为给机甲提供指令,体力消耗何其巨大;等到了战场,激烈的战斗中要求机师完成各种复杂动作,以往是动手指,现在是身体力行,两者根本没法比。

    老魏神情很是无奈:“人体肌肉的疲劳极限有着极大差异,再怎么训练都改变不了。手指可以在高速敲击的情况下运动数千次不抽筋,身体不行,累到一定程度,该做的动作多不出来,机甲会在完好的情况下陷入瘫痪,别说打架,屁都放不出来一个。”

    得福嗤的一声怪笑,“你现在一点都不累,放个屁给我看看?”

    “小王八蛋!”

    老魏气的想踢它,得福早已跑到牛犇身后,探出头说道:“那么,这台破烂怎么回事?你为什么找牛大?他也会累。”

    牛犇想问同样的问题,此刻不用再提。

    老魏严肃说道:“不许胡说,这台机甲是杰作!”

    ......

    ......

    是不是杰作,打开座舱就能看到,里面不仅有操作台,还有一套被两根导线悬挂起来的连体衣物。

    看到那件衣服,牛犇产生许多不好的联想,觉得它怎么像一张网,或者是......

    没等念头清晰起来,得福已经笑倒在地上。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