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晚明 > 第十六章:谋杀

晚明 第十六章:谋杀

  万历四十三年(1615)五月初四黄昏,太子朱常洛像往常一样,吃过饭后来到慈庆宫中休息。万历二十九年(1601)他被万历封为太子,搬到了慈庆宫。但万历却不喜欢这个太子,他一直喜欢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两年前“诅咒案”发生后,他对郑贵妃母子冷落了许多,但这并未换来对太子的好感。慈庆宫里的基础设施一应俱缺,太子要什么都不给,就连服侍太子的几个太监都是万历身边老了淘汰掉的。皇帝对太子不待见,大臣们自然不会多和太子来往,慈庆宫中平时十分冷清。

  但这一天,一个特别的人来到了慈庆宫,准备以一种特别的方式问候太子。

  这人手持一根木棍来到了慈庆宫。此时,他与太子的距离,仅有两道门。第一道门无人看管,他顺利的通过。过了第一道门便看到了第二道门,第二道门前有两个老太监,两个老太监昏昏欲睡,打着哈欠。于是,他挥舞木棍,打了过去。很快,有个两个老太监便被他打倒在地,他越过了最后一道门,向着目标前进。目标,就在前方不远处。一个太监踉跄的支撑起来,使出浑身力气放声大喊。附近听见喊声的太监迅速赶来,很快就将这人拿下,送交太子。

  太子在慈庆宫里,接到报告后并不慌张,毕竟人是抓住了,也没进来伤害自己。于是下令将此人送交宫廷守卫处理,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件小事,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将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宫廷守卫不敢接这个案子,事关重大,刺杀的是太子,不能乱审,于是推给了刑部。刑部也很难办,按照属地原则,要交给地方官审,但这里是皇宫,不可能让皇帝审,又推给了锦衣卫。就这样推来推去,最终确定,此案由巡城御史刘廷元来审。

  刘廷元想尽一切办法,好说歹说,威逼利诱,这人的回答却牛头不对马嘴,说的与问的完全是两码事,时不时还说几句谁也听不懂的话,刘廷元断定这人是个疯子。几轮下来只有一点结果,这人叫张差,蓟州人,其他情况一无所知。刘廷元不审了,再审下去也没什么结果,太子得知情况后,决定先压一压。

  这事刚发生就被传开了,街头巷尾到处议论。朝中大臣更不用说,每天说来说去就这事,而且大家的看法也很一致:这事就郑贵妃干的,皇三子没有被选中,她心有不甘,决定报复太子。于是先有了两年前的诅咒案,又有了现在的谋杀案。随着议论的人越来越多,这事也压不下去了,太子只好把这事告诉了万历。万历大怒,先斥责了太子隐瞒大事,随后亲自出马,命令三法司(刑部尚书和两个刑部郎中组成)严查此案,并且带着太子旁听。内阁首辅叶向高听说这事后自然也到场旁听,两年前的诅咒案他就想到这是一个阴谋的开始,现在阴谋果然出现了。

  张差见到皇帝没有任何变化,还是一副胡言乱语的样子,偶尔说两句正常话。审讯过程十分艰难,每个问题都要问上好几遍,而且每次回答的答案都不一样。张差闹腾了两个多时辰,在场的人都拿他没办法。看他稍微平静了一些,叶向高随便问了一句:“你来皇宫干什么?”本来只是随口一问,但张差却很平静的说起了话。

  “草民叫张差,蓟州一个农民,前几日家中的柴草被人烧了,地方衙门置之不理,草民心中颇有不甘,于是**(明朝规定地方凡有大事,如匪寇横行,贪官污吏,赋税不符等,均可上访。),不想来到了慈庆宫,心中害怕,所以动手打了人。”

  听到了张差的这番话,刑部尚书顿时眼前一亮,赶紧做记录,万历和太子听后,心中似乎也轻松了一些。就当刑部尚书继续往下追问时,张差又开始了胡言乱语。无奈只好暂时关进大牢,过几日再审。

  散了审讯之后,叶向高在夜色中向着家的方向走去,老谋深算的他仔细想了整个过程,他意识到这张差在撒谎,根本不是这样。首先一个普通农民不可能因为自己家的柴草被烧了,就不辞辛苦跑到京城来面见皇上,这种小事不值得;再有,皇宫里这么大,他又怎么会那么碰巧的走到了慈庆宫,上访也不应该在那啊;就算以上的推断都成立,他很幸运的来到了慈庆宫,最另人想不通的就在这,慈庆宫的守卫都上哪了,为什么看守只是两个老太监?跟别说张差是手持木棍来到的慈庆宫。

  这一连串的问题困扰着叶向高,他联系起了两年前的诅咒案,那也是一个至今没有定论的案子,突然他想到了一个细节,为了事情不再像诅咒案那样毫无结果,他还要去找另外一个人。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