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红楼:从科举落榜开始造反 > 第十四章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红楼:从科举落榜开始造反 第十四章友军有难,不动如山(1/2)

山海关内,当众将从顾千帆口中得知皇太极绕道喜峰口后,俱都傻眼了。

感情他们这二十五万大军在这山海关白待了,关外竟然只有多尔衮的五万大军。

这让洪承畴和牛继宗等人内心俱是十分无语。

“喜峰口乃是宣府镇将领在驻守,此事我们辽东镇不好插手。”

“再者,关外多尔衮的五万大军也不好应付,只能等待朝廷的命令了。”

洪承畴一副十分惋惜的语气开口。

只透露着一个意思,按兵不动。

就算要调动增援,也该是牛继宗等人领兵前去。

毕竟他们本来就是来增援山海关的大军。

如今皇太极没在山海关,攻打喜峰口去了,牛继宗等人应该前去宣府镇增援。

看着洪承畴坐视皇太极入侵喜峰口,对京畿地区的危局视而不见。

顾千帆内心一沉,对此人的评价更差了。

看来这洪承畴乃是一个心思深沉之辈,心中毫无大义可言,只顾着守好自己手中的权利。

加上从牛继宗等人刚来到辽东镇时,洪承畴和开国一脉内斗,打发开国一脉去送死的行为。

太上皇提拔此人为辽东镇总督,真是遗祸无穷。

其余如祖大寿,吴三桂等一众元从一脉将领,也都纷纷符合洪承畴的话。

辽东局势之所以恶化到如今这局面,太上皇和元从一脉这些将领,首当其罪。

“牛将军,宣府镇危急,还请你调动大军前往支援。”

顾千帆只能转头对牛继宗开口。

顾千帆作为这十五万大军的监军,自然有监督之责。

虽然不能直接调动大军,但如果牛继宗也跟着视而不见,躲在辽东镇这里。

那他这个监军自然会上报皇帝。

到时候牛继宗等人铁定吃不了兜着走,难逃罪责。

辽东镇等一众将领,乃是太上皇的心腹,顾千帆说话自然没用,他也懒得插手辽东镇的事情。

“本该如此,我这就去召集大军。”

牛继宗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重重的点头,内心知道轻重。

虽然不敢和靼子直接作战,但宣府好歹也是九边重镇,和辽东一样兵精粮足。

支援辽东是支援,支援宣府也是支援。

而贾英知道皇太极不在盛京,而是前往喜峰口之后,内心也是有了想法。

雍顺帝赐予他便宜行事的权利,去不去支援喜峰口完全看贾英的心情。

支援宣府镇肯定是要支援的,不过不是现在。

宣府镇好歹也是和辽东镇一样的重镇,抵御皇太极数十日没有问题。

到时候又有牛继宗的大军赶到,京畿地区肯定安然无恙。

既然如此,贾英何不直捣黄龙,攻破盛京呢?

散会后,顾千帆将辽东一干将领的反应再次报告给京城雍顺帝。

...

景仁宫,雍顺帝正在处理奏折。

没多久,大太监戴权急匆匆的走了进来,送来六百里加急。

“建奴竟然如此狡诈,竟然绕过山海关,攻打喜峰口。”

看到顾千帆传回来的加急文书,雍顺帝也是倒吸一口凉气。

“如今宣府总督是何人?皇太极都攻打喜峰口了,宣府竟然没有战报传来?”

雍顺帝问了一句边上的戴权,内心对宣府总督如此迟钝的反应十分不满。

“禀陛下,宣府总督乃是尚可喜将军。”

戴权赶紧回答道。

“尚可喜?朕记得他好像是父皇提拔的元从一脉将领。”

“此人尸位素餐,玩忽职守,当真该杀。”

雍顺帝听闻后,语气中一阵杀意,戴权听着也不敢回话。

“罢了,传旨,让牛继宗率领大军改为支援宣府镇。”

雍顺帝也没有为难戴权,而是下了一道旨意传给牛继宗。

“贾英,果然是朕需要的大才。”

等到戴权离开后,雍顺帝一个人喃喃自语。

顾千帆在加急文书里提到了,能打探出此等大事全靠贾英提醒。

翌日,顾千帆关于辽东镇诸将那日在议事厅言谈的信件,再次快马加鞭的送到景仁宫。

“洪承畴等人尽皆可杀,父皇真是愈发昏聩了,竟然任用这些人驻守辽东。”

看完信件后,雍顺帝对于元从一脉的将领内心更加厌恶。

不过元从一脉势大,手握重兵,加上有太上皇支持,不是雍顺帝如今可以撼动的。

此时雍顺帝内心已经有了想法,扶持开国一脉的人,去和元从一脉相斗。

不过开国一脉实在是不堪大用,除了牛继宗,冯唐等寥寥几人外,其余者早已堕落。

哪怕是牛继宗等人,也是资质平庸之辈,最多只能给人当副手。

需要推出一个人,能够把开国一脉的力量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