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女生 > 七零女配逆袭之路 > 第196章 文科状元

七零女配逆袭之路 第196章 文科状元(1/2)

  当天闹狠了,第二天睡醒以后王妙妙腰酸背痛,头也有些晕,只迷迷糊糊的记得顾铭昊叫她从空间里移出来。

  顾铭昊应该已经去团里了,摸着看了一下手表时间已经是上午10点了。坐起身子看到床头的桌子上放了一张纸,上面写着锅里煮有粥,屉子上热了包子,让她起来记得吃早饭。

  看来喝酒真的误事,半杯红酒她已经找不着北了,稀里糊涂的做了那么多不着调的事儿,现在想起来就羞愧不已,还一觉睡到了十点钟。

  赶紧从床上爬起来洗漱了一下,把粥和包子拿出来,刚吃到一半的时候就有人来敲门了。

  门口站着两男一女,其中一个男的王妙妙认识,是塘沽驻扎部队宣传队的赵干事,之前跟顾铭昊一起的时候见过一次面。

  “嫂子,这个时候来,没打扰到你吧?”

  “哦,没有打扰,顾大哥他去团里了,不在家,中午不知道回不回来,你要有急事,可以到团里去找他。”新ops8

  赵干事对着她笑了笑。

  “谁说我们是来找顾团长的?我们这次是专程来找你的,这两位是省里来的记者。”

  王妙妙此时此刻一脸懵,她想不到宣传队的干事为什么找她,还带着两个记者。

  “找我?那几位里面请,进来再说吧。”

  不管是因为什么,总不能让人家站在大门口,王妙妙把他们三位迎进来坐到沙发上,又拿杯子给他们一人泡了一杯花茶。

  “王妙妙同志,菊花茶泡的真好看。”

  唯一的一名女同志看起来二十四五岁的样子,眉目清秀。从开门看到王妙妙的第一眼,眼神就没从她的脸上离开过,这姑娘长得实在是太漂亮了,最主要是非常的灵动。她做记者好多年,不管是文工团还是剧场大大小小也见过不少演员,还没有见过一个像她这样的。

  “这都是我们那边山上采的野菊花,不值什么钱,你要是喜欢等一会儿走的时候,我给你拿一些。不知道两位记者同志找我是有什么事?”

  女同志笑着对她道了谢。

  “是这样的,王妙妙同志,你作为我们这一次翼省文科高考状元,我们想对你做一次专访。”

  “我是文科状元?”

  这事儿王妙妙还真不知道,她当时也是在宁县高中上了一个学期以后辍学下乡做了知青,具备报考的资格。所以来到塘沽以后,她没有挂靠学校,是自己去报名考试的。

  “是的,你就是今年翼省的高考文科状元。我们来之前看过你的履历,你是下乡知青,后面还在宁县食品厂工作过一段时间,还获得过洛省先进青年的称号。然后跟顾团长结婚以后,把户口迁到了这边。我们主要是想问一下,你是如何在没有上完高中的情况保持好的学习状态,有什么学习方法?”

  回答这些问题,王妙妙肯定是说了一部分套话,为了梦想,为了能够学到更先进的知识然后用之于民。至于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她还是非常细致的做了描述,希望能给后面高考的人一些鼓励和帮助。

  王妙妙其实还是有非常好的学习条件的,因为不需要工作,可以全心全意都放在学习上。但是大部分的知青都是要一边劳作一边学习,这种体力和脑力双重消耗其实是非常辛苦的。

  “关于学习方法,是我和知青点的几个同志一起讨论出来的,就是第一将每个学科的知识点毫无遗漏地构建出框架结构图,让自己在学习时能心中有数,不留盲点。第二就是准备好错题本,易错的题型登记在错题本上,重点练习复习。”

  “我们作为知青下乡,就是为了要锻炼自己的意志,为我们农村建设做贡献。我们辛苦劳作种出来的是粮食,可以果腹,解决的是温饱问题。劳作之外吸收知识,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是为了以后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

  这段话她其实是替所有这个年代下乡的知青说的,他们这一代人是非常特殊的,经历了困苦,又在最贫瘠的土壤上开出花朵,是值得钦佩的一代人。

  不是每个人都像王妙妙一样这么幸运,自带空间,不愁吃喝。更多的是像原主,像郑凯,像张志平这样辛苦劳作,自强不息的人。也正是千千万万有这种精神的人扛起了华国艰难困苦的二十年。

  两个记者显然是被她说的话打动了,一直夸她努力上进有韧劲,女记者还帮她拍了两张照片,说是要放在报纸上的。

  “还有一个问题,不知道能不能问。当然,这个只是我个人比较好奇,不会写在文章上。”

  “李同志,你请说。”

  问这话的当然是女记者,姓李。在跟王妙妙这一段的访谈里,他们已经互相大致有了一些了解,王妙妙对她很有好感,她没有那种高高在上,咄咄逼人的气势,更像一个邻家大姐姐。而李记者也是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小姑娘,通过访谈她觉得这个姑娘不止会读书,还很有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