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修真 > 综武:刚登基,宠妃竟是江玉燕? > 第053章 蛮族南下(4/5求收藏)

综武:刚登基,宠妃竟是江玉燕? 第053章 蛮族南下(4/5求收藏)(1/2)

第053章蛮族南下

“臣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徐阶率领几位大臣走到大殿中央。

正要行跪拜大礼,朱弘桓赶紧托住他的胳膊道:“朕已经说了好几次了,如果不是重要场合,老大人和诸位大人完全不用行此大礼。”

徐阶顺势站了起来,对朱弘桓笑呵呵道:“为君者,礼贤下士,为臣者,尊崇圣人,皆本分耶。”

呃!

徐阶老大人,咱读书少,能说点人听听得懂的话吗?!

说了几句闲话,几位大臣分坐在左右两侧,然后几个小宫女端来几杯清茶。

朱弘桓喝了一口茶之后,放下茶盏看着徐阶问道:“老大人今日来的正好,朕正好有些事打算和老大人以及诸位大人商议。”

徐阶将茶杯放在旁边的茶桌上,注视着朱弘桓,做倾听状。

其他大臣也纷纷放下茶盏。

“第一件事,乃是早朝制度,众所周知,我们大明皇朝的早朝制度乃是一日一早朝,不管刮风下雨,天寒地冻,都必须辰时初就得赶到金銮殿。朕正直壮年且有一些吃不消,朝中大臣大多上了年纪,天天如此,身子骨怎么受得了?!”

“而且你们也知道,一两百人的早朝除了吵架,根本做不成其他事。所以朕欲仿唐制(大唐皇朝制度),将一日一早朝改为5日一小朝,一旬一大朝。”

听完朱弘桓的话,徐阶皱起了眉头,有些迟疑道:“陛下,若是如此,与祖制不符,恐清流言官鼓噪生事。”他不是迂腐之人,相反,是一个沉浸官场数十载的老油条,所以徐阶太知道早朝的弊端了。

浪费时间不说,而且根本做不成什么事,效率极其低下。

但凡当过官的人都知道,开会的人数越多,能谈成的事越少,能扯的皮也越多。

所以他并不反对对早朝制度进行改革。

但是这种改革必须皇帝牵头才行。

毕竟,一日一早朝的制度乃是太祖朱元璋制定的,除了朱家子孙,哪个臣子敢胆大妄为上书废除?!

其他几位大人没有插话。

改革早朝制度对他们百利而无一害,但是以他们目前的地位来说,这种动祖制的改革,还是少掺和为妙。

朱弘桓见徐阶并没有强烈反对,心里也有些满意,随即大包大揽道:“御史言官那边不用管,他们虽然有监察百官和朕的职权,但是改革早朝制度势在必行,大势所趋,岂能因为几个言官的吠吠之言就轻言放弃?!既然首辅大人不反对,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沈大人...”

礼部尚书沈默赶紧拱手道:“微臣在。”

“此事就交由礼部办理,尽快拿出章程出来,下个月就开始实施。”

“喏。”

早朝制度讲完,朱弘桓喝了一口茶之后,接着道:“第二件事,便是宁王有反迹一案,朝廷不可不防。前有废王世子朱漳勾结阉党、江湖人士造反,虽然没有造成多达损失,但是闹得鸡飞狗跳。所以对宁王有反迹一案,不得不防。”

徐阶答道:“刑部已经派六扇门和神侯府南下江南,查办宁王造反一案。”

“还不够,宁王一脉久居江南,若是真的造反了,大明半壁江山都将动荡,而且江南一地乃是大明赋税重镇,若是遭受兵灾,来年朝廷财政恐受影响,所以一定不能让其起兵造反,而是要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

“那依陛下之见,该如何处置?!”

“过些日子,朕打算南下江南,以大势压迫宁王,若有反迹,立即削其藩,夺其爵,若无反迹,也需得让宁王一脉腾腾位置。”朱弘桓说道。

但是他才说出口,徐阶就立即表达反对,道:“陛下不可,陛下乃千金之躯,岂能身陷险地?!区区宁王尔,只需派遣钦差南下,即可让其俯首帖耳,陛下何必亲身南下呢?”

“我大明皇朝建国数百载,除了太祖皇帝,历代先帝从来没有南下江南,坐镇金陵,江南一地也是我大明国土,江南百姓亦是我大明子民,朕此去江南,一不劳民伤财,二让江南百姓见识皇家威严,有何不可?!”

“但兹事体大,不能陛下一言决之。”徐阶的态度很坚决。

朱弘桓无奈,只好道:“那行吧,此事容后再以,几位大人联袂前来,是有什么紧急政务吗?!”

徐阶见朱弘桓转移话题,也没有继续劝诫。

而是扭头看向兵部尚书杨士奇道:“杨大人,兵部的事比较重要,就有你先说说吧。”

杨士奇欠欠身,才对朱弘桓道:“陛下,微臣刚刚收到山海关总兵卢象升传回来的塘报,说数日之前有数股蛮子南下叩关打草谷,虽然蛮子没有讨到便宜,但是兹事体大,所以他立即上奏朝廷,请求朝廷加强边关防务。”

朱弘桓听得云里雾里。

大明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北方,也常年与北方几大蛮子进行战争。

不过因为大明扼守有利地形,所以北方蛮族一时间也没办法攻破边防重镇南下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