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魏春 > 第三九五章 始贤入京

大魏春 第三九五章 始贤入京(1/3)

        大魏的军法已经相当严厉了。立国之初,道武帝就令汉官据《尉缭子》所载秦时的《军爵律》制定了大魏军法,堪称严之又严,苛之又苛。

    太武帝继位后,因其极度推崇魏武(曹操),便依《魏武军令》,重新制定操典、军纪。虽比秦时的《军爵律》宽松许多,但斩字令依旧不少:

    阵兵疏数,兵曹举旗不如令者,斩;

    不闻令而擅前后左右者,斩;

    违令不进者,斩;

    无将军令,有妄行阵閒者,斩;

    吏士向阵骑驰马者,斩。

    吏士有妄呼大声者,斩。

    一部受敌,馀部不进救者,斩;

    士将战,皆不得取牛马衣物,犯令者斩……

    诸如此类,大小十余条斩字令。起征或临战时,再由主将依情而定,或增或减,或拢或分。

    但细化到七十二斩之多,闻所未闻。

    如:赌博忿争,酗酒闹事,漫骂无礼,窃人财物,回令之时,结舌不应,低眉俯首,面有难色等,于大魏军中至多也就是抽几鞭了事,行杖的都极少见。

    但到了李承志这里,竟就够上了杀头?

    这也太严了些,真要锱铢必较,还有哪个敢当兵?

    估计皇帝的想法和元渊差不多,见他二人看完了奏程,元恪才悠声问道:“李卿,李承志在泾州领军时,行施的可是此法?”

    “秉陛下,臣未曾细问过,故而不甚知悉!”

    李韶拱手回道,“但其军纪异常严明,曾有将领马惊奔入田中,践踏了青苗而被罚杖。又闻其族弟喜槊枪,偷伐桑木三株,后被李承志亲自抽了百鞭……”

    这两桩都是真有其事,而且是同一人干的:李显!

    前一次是他赖马跑不快,却不想自己近重两百斤,马被打的受不了,冲下路奔到了田中。

    第二次是他听李彰念叨,说要制一杆如父亲(李松)一样的丈二桑杆槊枪,李显记在了心里。在安武时,偶见一桑田,便偷伐了三株。却不想被军中文书(类司马)碰了个正着。

    恰逢李松赴河西买马,不在军中。别人又制不住他,这两次都是李承志行的刑……

    “不践青苗,不斫桑果?倒有些魏武遗风……”

    皇帝沉吟道,“虽说泾州僧乱大都是手无寸铁的饥民,但众逾十万。而李承志只以三百家臣起兵,并以摧枯拉朽之势平之,定是有其过人之处的。

    且其心性虽似莽撞,但行事颇有分寸,应是不会无故而擅杀兵将,故尔等也无须担心,且由其先练着吧……”

    元恪还真就是这般想的。

    其余不论,皇帝暗恼李承志之时,恨不得将他拖下去杖个皮开肉腚。但每每发狠之际,遍搜脑海,竟寻不出惩治李承志的借口?

    可见坊间相传其何等奸滑狡诈等,并非空穴来风。

    如此心性,怎可能随意的打杀麾下而授人以柄?

    皇帝都是如此说法,元渊还能如何,只能拱手应是。

    “但平日还是要看着些……其年岁不大,却睚眦必报,十之八九因空营之事对麾下生了成见。且诡计多端,说不定就会激的兵将上当,一时糊涂违了他那军法,被他找到惩治的借口……”

    说着说着,皇帝也头痛了起来,又交待着李韶,“元伯平日也要多提点于他:大丈夫生于世间,应胸怀磊落,坦坦荡荡。莫要处处计较,更不能一昩的鬼祟行事,不然何以御下,何以服人?”

    二人的心神不由的一紧。

    元恪待臣子向来温声细语,当面这般循循善诱之举如家常便饭。其中存了几分真意,那就不好说了……

    但如眼下这般叮嘱其长辈细心教诲的,还真不多见。是真心还是假意,他们还是能看出来的……

    正猜忖间,又听皇帝问道:“可曾留意,那逆臣今日何为也?”

    一听“逆臣”二字,元渊就知问的不是他。抬虚虎瞄,果见之前虽侍在御则,却如透明一般的刘腾弯下了腰。

    “早间听宫外杀声震天,臣便登上金墉城看了一眼,见李承志正在操训兵士……嗯,好似在围着校场行军……”

    “什么行军,那是出操,每日出营,必先疾行十里……”

    皇帝指了指那本《操典》,皱着鼻子哼道,“呵呵,朕还没准,他倒先操练上了?罢了……”

    说着提起了朱笔,在两本册子封皮了写个两个“可”字……

    待墨迹稍干,刘腾便端起大印,照字盖了下去。

    看到那玉印落下,就如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