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魏春 > 第三四七章 势如水火

大魏春 第三四七章 势如水火(1/3)

        外伤导致的瘛疭?

    闻所未闻!

    怕被打脸,一众医师没敢做声。但有一个算一个,全都眼巴巴的看着李承志,满脸都是求知欲。

    王显实是没忍住,拱手道:“敢问李候郎,是何医书所载?”

    医书?

    哪有什么医书?

    嗯,原本应是有医书的,但五胡乱华的时候,被刘渊在洛阳皇宫里放了一把火,之后就失传了。

    元恪突发奇想,满脸古怪:“不会又是史书吧?”

    李承志阵阵错愕,好似在说:你怎知道的?

    还真是史书?

    但凡不是元恪,或是再换个场合,绝对会有人赞出声:感觉皇帝与李承志仿佛心有灵犀一般……

    “陛下明见,此症首载于《汉书》,而臣欲救治殿下之法,则出自《三国志·华佗传》……”

    便是他告诉高英需割疮的那一段……

    王显听的好不惊奇:“史书?”

    要说是从医书中看来的,还真就无人想的起来。但一听汉书,徐謇脑中有如灵光一现:“莫不是《汉书》中所载的‘金创瘈疭’?”

    李承志由衷的赞道:“金乡伯果然渊博,正是此症……”

    行医六十载,见识还不如一个毛头小子,渊博什么呀?

    徐謇满脸萧索,拱手道:“是李候郎渊博才对!”

    是李承志渊博么?

    还真不见得。

    王显、徐謇等人是御医,治疗的患者皆是养尊处优之辈。平时擦破块油皮都是慎之又慎,小心对待,何至于拖成破伤风?

    没碰到过这样的病患,再加没有前贤著作可参考,自然不会留心。

    而这样的病在军中不要太多。可惜军中医吏大都文化水平不高,见识不足,技术也有限。只以为疼极所致的抽风,哪会去刻意钻研。

    李承志比军吏要强一点:至少知道因伤引起的痉挛,九成九是破伤风。

    再由根溯源,就要容易许多了。虽然各医书典籍中确实未见有关破伤风的记载,但史书中却有。

    是他将史书当做兵书看,无意中在《汉书·文艺志》的目录中看到《金创瘈疭方》是才联想到的。

    可惜被刘渊一把火烧了个干净,相应治疗的剂方已然失传……

    元恪阵阵无语,心想也真是难为李承志了:敢凭着史书中的寥寥几句,就敢在活人身上下刀,且能让他治好?

    绝对是天下独一份。

    之前是《三国志》,如今又是《汉书》,也不知下一次又会是哪一本?

    不过也算天幸,看他如此淡然,定然是有几分成算的……

    元恪又给他吃着定心丸:“你非御医,并不专精此道,因此莫要畏难,放心施为……但有所需,尽管言传……”

    意思是高英即便没救过来,也是一众御医的锅,与他无责。只需尽力就好……

    到这一步,李承志哪还敢藏私?

    他暗暗一叹,拱手回道:“臣定会竭尽所能……”

    剩下的,自然是听天命了……

    ……

    李承志转了一圈,选定了凉风殿外的一处偏房。地方不大,也就三丈方圆,好处是除尘便利、阴凉且避光。

    先令宫娥清扫,上上下下尽皆擦洗清洁了一遍,连房梁都未漏过。又用绸帛设缦,将墙壁、房梁等全部裹粘了三层之多,以求尽量不起尘。

    而后在房内烧醋薰一遍,再蒸酒薰一遍,再喷洒一遍酒精,以用除菌。

    高文君拿来了一应物事。当看到其中除了刀、剪、针、刺之外,竟还有比手掌还大的斧,宽有四五寸的锯?

    一众御医被惊的汗毛倒竖。

    不是只割疮么,怎还要用到这般利器?

    “用不到这般多!”

    李承志淡淡的回了一句,心里气的却想骂娘:李睿简直是猪脑子?

    信里写的那般清楚,只需刀剪之物。他倒好,竟把截肢所用的斧锯也让高文君带了过来?

    还有那成包的伤药、十几囊药酒、酒精等……怕不是将药库搬了个空?

    治不好皇后自是不用提。但凡见了效,这那一样都是宝物,皇帝难道还能让他带出宫?

    做什么美梦呢?

    酒精好办,无非就是费点时间蒸馏提纯。

    药酒、伤药也好办,无非就是费点心泡制、配制。

    但那些刀具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