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三国:开局十万重甲铁骑 > 036、汉室宗亲(求鲜花,求评价)

三国:开局十万重甲铁骑 036、汉室宗亲(求鲜花,求评价)(1/2)

刘焉仅靠招募义军没有花多大功夫,就成功的击溃了城外的五万黄巾贼!

黄巾渠帅程远志虽还没有授首,不过程远志现在带领的也只是一些黄巾余孽四处流窜,对目前的刘焉而言已经不足为虑。

此战最大的功劳无疑就是刘起了。

大喜过望的刘焉,自然要邀请刘起进来一叙。

当刘起等人入城之时,在刘焉的太守府内已经做好了酒宴。

刘焉作为这里的太守,自然是坐在主位,下首的位置按照官职来排序。

最靠近刘焉的座位应该是邹靖的,然而这一次刘焉却特地将这个位置留给了刘起。

大家分宾主落座之后,先是照本宣科的寒暄的几句,随后刘焉才好好的打亮了刘起。

刘起相貌堂堂容貌英俊,再加上今天在战场上的威武表现。种种迹象加在一起,这给刘焉一种非常好的印象。

“小将军,不知你出生何地呀。”

听到这话刘起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心中就只有呵呵一下了。

这基本上都成了三国的固定程序。

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有人问你的出生。

不能说每个人都是趋炎附势之辈,总之这在极其注重名望的东汉末年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格吧。

对于这句话的应答,刘起也用老套的台词,中山靖王之后。

一开始说这句话的时候或许多少有些不适应,不过这些话说多了,不要说别人信不信,自己信就对了。

当逢乱世是应该给自己套一个合适的身份,不然的话将来绝对会寸步难行。

反正刘起一来就占据了地利的优势,降临在中山郡境内,正好和中山靖王能扯上关系。

皇室后裔也可以解释刘起哪里来的钱财招募这么多兵马,所以说这个解释相当完美。

听到刘起的自报家门,大厅中所有将领都面露诧异。

主位上的刘焉在微微惊讶了两秒之后,脸上的笑容更甚了。

刘焉他本就是西汉鲁恭王刘馀的后裔,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

追根溯源起来中山靖王刘胜和鲁恭王刘馀两人本是亲兄弟。

虽说流传到现在这一代,差不多都有十多代了。

但是如果按照族谱算下来的话,刘起和刘焉算是远亲。

一想到这里刘焉看向刘起的神色变得更加亲切了。亲自举起酒杯恭贺刘起,今天又为汉室立得一大功,日后封侯拜将指日可待。

刘焉都这么给面子,刘起也不含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看着刘起这个后辈都这么豪气,刘焉也是高兴,两人在宴会上不断的推杯换盏喝的不亦乐乎。

这个时代的酒大多为米酒,也就是通过粮食发酵所酿出来的,酒浓度比较低。可能只有一个几度。酒劲估计比后世的啤酒都还要差上一些,所以刘起尽管喝,并且喝得很猛,但这丝毫不影响刘起的思路。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起开始谏言,接下来的仗该如何打?

黄巾渠帅程远志虽没有什么大的本事,但他的身份始终是黄巾贼的渠帅。

这个刺头必须拿下,否则的话以他在黄巾贼中的影响会源源不断的汇集黄巾贼。

对此刘焉深表认同,只是刘焉毕竟是一个文士出身,行军打仗不是他擅长的东西,刘焉正准备询问刘起,是否能替他将程远志斩杀。

然而刘焉还没来得及说话刘起马上提议。

“今日虽然大破黄巾贼,但说到底斩首不到两万余人,还有三万黄巾贼游荡在幽州,始终是一个祸患,太守如果信得过我,可借我一只兵马,我帮你肃清幽州境内的黄巾贼!”

刘焉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同时心中也在夸赞,不愧是少年出英雄,刘起的这个志气可以啊。

刘焉现在本就在幽州做太守,如今守住了幽州的门户,不久之后他就可以按时回朝廷赴任。

如果能以地方太守的名义诛杀更多黄巾贼,带更多的首级回去想必功劳会更大。这个时代有谁会嫌功劳多呢。

此刻的刘焉看着刘起感觉越看越顺眼,甚至觉得冒出这么年轻有为的后辈,是他们汉室的荣幸。

眼前的年轻人这么讨喜,刘焉也是大手一挥,让刘起在这种场合下别叫的这么生分,他虽身为太守,但同时也算是刘起的长辈,他们在这里干脆就以叔侄相称好了。

对于这个称呼刘焉也没有太过在意,看刘焉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自己叫他一声叔叔也不算很过分。

深夜时分,酒宴终于散去。

刘焉在仆人的搀扶下回到了房中。

刘焉虽然喝的有些高,但他毕竟是宫廷中来的人,这种宴会没少在灵帝那里参加。

回到房间中后刘焉并没有马上入睡,而是点亮蜡烛拿起纸币开始细细的思索。

今天斩首黄巾贼一万多人,这已是一个不错的战绩,这个战功自然要早些呈报朝廷。

如果说刘起真能按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猜您还喜欢看
你为什么不笑了
你为什么不笑了
作者:若星若辰
【预收《仙尊怀了魔君孽种》,本文正文完结,番外更...
从大树开始的进化
从大树开始的进化
作者:绯红之夜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神话纪元:神树临世(从...
	女神的贴身高手
女神的贴身高手
作者:我自对天笑
雇佣兵王陈扬回归都市,只为保护战友的女神妹妹。无...
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
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
作者:发奋涂墙
陈凡穿越到灵气复苏,凶兽肆虐的世界,这里武道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