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都市 > 我在都市抓怪兽 > 第五十九章 灵石来自于共工的手下?(第五更)

我在都市抓怪兽 第五十九章 灵石来自于共工的手下?(第五更)(1/2)

  董浩选择以《山海经》作为天池灵石来历的突破口,并非是异想天开。

  首先,拥有灵石的远古智慧生物,显然不可能是普通的人类,而在《山海经》描述的世界中,就没有出现过普通人。

  其次,《山海经》很可能只是对远古地球的一种概括的描写,那些具体流传下来的传说,则是由后人在其他的著作中补全。

  纵观后人著作,凡是出现有关《山海经》的生物,都伴随着战争。

  这一点很符合天池灵石上雕刻的象形文字的涵义,一场持续千万年的战争。

  不过想到参战的主体,都是一些呼风唤雨的神话生物,那么一场ChiJiu战打个几千万年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董浩隐隐有些猜测,就在这些神明经过旷日ChiJiu的战争之后,陨落了太多了的远古智慧生物。

  因此,在距今300万年左右,这些古老的智慧生物,用某种特殊的手段制造了人类。

  很可能最开始的初衷是获得大量的劳动力,但之后还可能与他们创造出来的人类,产生感情,久而久之,也就诞生了董浩这种拥有特殊血脉的人类。

  在这十七天的时间里,董浩除了修炼《段体术》和《吐纳法》之外,其他时间都用来研究天池灵石的来历。

  就在他翻阅了无数遍《山海经》《淮南子》《五帝本纪》等书籍之后,终于得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

  这些灵石或许来自于共工部落的败军!

  但是从地理方面却找不到与之对应的“东荒”。

  原本以“东荒”为突破口的董浩,花了大量的时间用于地理位置的寻找,到最后一无所获。

  然而《淮南子》中的一个故事,却让董浩豁然开朗:“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天池灵石上那两个半象形文字,只有“知颛”二字可以清楚地看到,就因为缺少了半个字,所以让这两个字显得词不达意。

  而“颛”字无论在象形文字,还是现代简体字中都出现的极少,所以显得特别突兀。

  按照后面半个字的轮廓,董浩推测,第三个字很可能就是“顼”字。

  连起来是“知颛顼”,虽然同样狗屁不通,但至少出现了神话传说中的人名。

  而且很凑巧,“颛顼”就是董浩的老祖宗,黄帝的曾孙。

  董浩还记得小时候爷爷给他讲过颛顼跟共工的战斗,最后战败的共工撞不周山而死。

  当然还有其他神话传说。

  比如祝融和共工大战,共工不敌,怒撞不周山。

  但在《山海经》中记载,祝融是共工的父亲,亲生的那种,作为智慧生物,爸爸打儿子,然后儿子怒撞不周山,那画面简直美到不敢看。

  在确定了灵石上刻着“颛顼”的名字,那么跟颛顼打过仗的神话人物就只有共工了。

  两人为了争夺帝位,大打出手。

  也可以拓展到两个远古部落,甚至是国家之间的战争。

  但是重点就在于,有关颛顼的记载。

  《山海经》: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结合《山海经·海内经》全文来分析,这里的流沙位于西海范围内。

  可偏偏就是西海,董浩无论如何都没在地图上找到。

  根据现有的线索,也只能研究到这里,剩下的必须等以后找到其他证据才能继续研究。

  但抛开地理位置不谈,董浩认为,这些灵石就是共工手下遗留在天池的,这种自信来自于董浩那神奇的感知力。

  ……

  长时间的研究工作,让董浩一度以为自己就快废了,好在还有马尼图负责岛上的一切事物,并没有出什么乱子。

  “董浩,你快来看,古巨蜥孵化出来了,非常健康!”

  马尼图看起来很高兴,手里拿着一个黏糊糊的大蜥蜴,即便是刚刚孵化出来,古巨蜥也有差不多80厘米的长度。

  颜色比成年古巨蜥鲜艳多了,体侧还有淡huang色的花纹。

  显然刚出生的小家伙,很不满马尼图这么粗暴的对待自己,张zui就朝着马尼图胳膊咬去。

  “嘿嘿,你看这小家伙多有活力,很暴躁呢。”

  以马尼图皮糙ròu厚的体质,岂是一个刚出生的古巨蜥幼崽可以撼动的?

  虽说它zui里长着倒钩状的牙齿,看起来锋利无比。

  但马尼图可是饱受神兽、怪兽摧残而越挫越勇的强人,古巨蜥幼崽只能勉强算是个玩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