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都市 > 盛唐贤后 > 第三百一十、刑法变革

盛唐贤后 第三百一十、刑法变革(1/2)

    李世民本不是刚愎自用之人,听了妻子的劝谏,复想起三年前张蕴古呈上的那本大宝箴,再忆起魏征时不时在耳边敲击自己,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

    一念至此,他心头悔意顿生,觉得在处决张蕴古这件事确实是急躁了些。

    只因看了权万纪的一张奏折,又听了几个狱卒的证词,恼怒之下连个申辩的机会都没给张蕴古便将他给杀了,现在想想,实在有些不妥。

    意识到自己可能犯错的李世民顿时生出要重查张蕴古与李好德之案的念头。

    他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心意已决,便立即行动,这一查之下,果然发现诸多疑点。

    根据多方渠道探查递上来的证据,都证明张蕴古认识李好德不假,但和包庇却没有关点关系。

    这李好德确患有癫疯之症,只不过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和常人无异,病情一旦发作,便神智不清,胡言乱语。

    也就是说张蕴古呈上来的案情都是实情,他并没有干什么徇私枉法的欺君之事。

    真论起他的过错,只不过是在司法部门的释放令没有下达之前,他先一步将此事告诉了李好德。

    但因这么点小错,就被自己一怒之下给杀了,实在太冤,李世民搞清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之后,心头既然恼怒又后悔,他先将权万纪召进来劈头盖脸的臭骂了一顿。

    并警告他以后参奏之前,必须要弄清楚原因,不可偏信一面之词,胡参乱参,权万纪被骂得脑子发懵,心里也有几分委屈。

    他心里寻思着,御史本就有望风而奏的权力,更别说他当时还亲自看见了这事,派人去查的时候,又确实查出张蕴古和李好德是旧识,他参张蕴古不过是根据自己所得的情报如实上禀。

    至于如何核实这个事情,应该是你皇帝和司法部门的事吧?怎么你老一怒之下把人给杀了,现在发现杀错了,却是拿我出气?

    不过权万纪虽然委屈,面对恼怒的皇帝也不敢辩解,只能低头认错,李世民狂喷了权万纪一通之后,又召集君臣重议此事。

    “诸位爱卿,你们可知朕今日召诸位前来所为何事?”李世民看着满殿的文武大臣,沉着脸开口道。

    众臣瞧着身上气压明显偏低的皇帝,心头发紧,同时摇了摇头。

    “都不知道是吧,那朕就直说了,今日召集你们是为了张蕴古一事,那张蕴古执法犯法理应治罪,可罪不至死。”

    “当时朕一时气急将他立即处决,行事明显不合章法,可你们这些大臣,明知朕此举不合规矩,却无一人站出来劝阻,平日里,你们一个个都自诩是刚正不阿、敢说真话的诤臣,怎的在这件事上,却都异口同声的保持了沉默?”

    “是你们一个个都看那张蕴古不顺眼,还是你们平日里所表现出来的耿直和刚正不阿都是假象?”李世民的目光落在群臣身上,怒声斥道。

    群臣噤声,有些人则在心里默默吐槽,就您当日那怒发冲冠的模样,即便有人站出来劝阻,也不一定劝得住吧?

    更别提,当时人证物证俱在,谁知道中间还有这么多隐因啊。

    “魏征,平日里你是最敢说真话的人,大殿之上,当面顶撞朕的事你也做了不只一起两起,为何在这件事上,你却保持三缄其口?”李世民见无人吭气,心头怒意更盛,将视线转到魏征身上。

    “此事确乃臣失职,臣有过,请陛下责罚。”被点名的魏征站了出来,他没有说任何辩解之词,直接开口认罪。

    “哼,朕点你的名不是要定你的罪,这事犯错最大的人就是朕,真要给你定罪,朕自己又当如何自处?朕之所以反你们都召到这里,是想通过此事告诉你们。”

    “人命至重,一死即不能再生,为此,在人命面前,容不得有任何轻忽,朕希望你们都能牢牢将此记在心里。”

    “经张蕴古一事,朕发现我朝刑法有很大弊端,这一点必需更正过来,在死刑法这一条上,加上一个前提,以后再有判处死刑的,京师之内五次复奏,京师之外三次复奏后才能行刑。”

    “你们下去之后,立即着手此事,由三省六部共同修拟,拟好之后拿来给朕复核,有没有人对此有意见?”李世民看了魏征一眼,目光又从房玄龄,长孙无忌、李靖等人身上一一掠过,继续开口道。

    “臣等没有异议,陛下的提议甚好,臣等下去之后,立即着手去办。”宰辅房玄龄站了出来,第一个开口道。

    “臣等附议。”其它朝臣立即应附和。

    从太极殿出来,在前往中书省的途中,魏征的脸色颇为凝重,与他关系较好的户部尚书戴胄走到他身边,笑着开口道了一句:“玄成脸色如此难看,莫非是为被陛下点名喝斥之事?”

    “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