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女皇的男闺蜜 > 第124章 大行台尚书令

女皇的男闺蜜 第124章 大行台尚书令(1/2)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正月,新年刚过,洛阳发生了一件举国瞩目、惊天动地的大事。

    唐太宗李世民到洛阳巡视来了。

    既然是公开巡视,而不是微服私访,李世民当然是带着后宫嫔妃和文武大臣大张旗鼓、浩浩荡荡而来。

    这下就把年近七旬的洛州都督府都督杨恭仁忙得焦头烂额,这么多达官贵人的衣食住行和安全保卫工作他能掉之轻心吗?

    李世民巡视东都洛阳的想法由来已久,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尽管洛阳距离长安并不算太远。

    李世民跟洛阳的渊源关系很深,他对万城之城洛阳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李渊自晋阳起兵以来,绝大部分的地盘是李世民领将带兵打下来的,如果要论功行赏,李世民如果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唐朝建立后,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尚未完全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领兵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自武德元年{618年}起,李世民亲自参与四场大战役。

    其一,破薛举,浅水原之战平定陇西薛仁杲{gǎo音,薛举之子},铲除了唐朝来自西方的威胁。

    其二,击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巩固唐朝的北方。

    其三,在虎牢之战中,一举歼灭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集团,使唐朝取得了华北的统治权。

    其四,重创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和山东的徐圆朗。

    李渊称帝后,在立谁为太子的问题上犯难了。

    李渊精力旺盛,一生zhōng gòng生育了二十二个儿子,十九个女儿。但根据册立太子“立子不立女,有嫡不立庶”的传统,真正有资格将来继承李渊帝位的人只有李渊与正妻窦氏所生的四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玄霸。

    华夏历史上,帝王册立太子在遵循“立子不立女,有嫡不立庶”的传统下可以有两个选择:立长或立贤。这一通行做法直到清朝雍正皇帝时才被打破。

    如果要立长,李建成当然是太子的不二人选;如果要立贤,就不太好说了。

    李世民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功劳无疑是最大的,但功劳最大的人不一定就是最贤德的人。

    评价一个人是否贤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孰贤孰不贤,孰贤孰更贤,取决于评价者的主观认识,没有统一的客观标准。

    李渊的四个儿子当中,李玄霸在隋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就死了,只活了十五岁。其他三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在个人品德上,都是半斤八两,区别不大,不存在谁比谁更贤德。

    李建成是嫡长子,能力不弱,口碑不坏,个人品德又不比李世民、李元吉差多少,李渊将李建成册立为太子理所当然。

    但李世民毕竟领兵征战多年,打下了大半江山,立下了不世功勋,为了避免李世民产生不平衡心理,防止李世民觊觎太子之位,李渊把该给不该给的都封赏给了李世民。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五月,李渊公布太原元谋勋效功臣名单,李世民在十七名功臣中名列第一。六月甲戌日,李世民被任命为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庚辰日,李世民被封为秦王;壬辰日,李世民被加封为雍州牧。六月癸未日—七月壬子日,李世民被任命为西讨元帅征薛举。八月己丑日—十一月己酉日,李世民被任命为元帅讨薛仁果。十二月壬申日,李世民被加封太尉、陕东道行台,关东所有军队受其节度。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五月壬午日,李世民被任命为左武侯大将军、凉甘九州诸军事、凉州总管。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四月甲寅日,李世民兼任益州道行台尚书令。六月丙午日,李世民三个年幼的儿子都因为李世民功高盖世被封王,不足两岁的李承乾和李恪,一个被封为恒山王,另一个被封为长沙王,五个多月大的李泰被封为宜都王。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癸酉日,李渊特许李世民“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诸州,赐三炉,听铸钱”。十月己丑日,李渊加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上,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食邑增至三万户,还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李世民因此开设文学馆,收揽四方彦士入馆备询顾问,文学馆与秦王府相结合,俨然形成一个小政府机构。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七月甲申日,李渊为李世民建造弘义宫。十月甲子{16日},李渊下诏宣布李世民统领左右十二卫大将军。

    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九月壬辰日,李渊任命李世民为江州道行军元帅。

    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正月甲寅日,李渊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