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梦越盛唐之惑心秘籍 > 第255章 唐朝大将郑仁泰

梦越盛唐之惑心秘籍 第255章 唐朝大将郑仁泰(1/2)

    杨清心随薛仁贵和郑仁泰,同赴西域,一路上风光无限好。倒也安稳。

    走过上次给高侃将军治病的雍州城外,又出了,阳关,过玉门。

    这次跟着大唐实力雄厚的大部队走,行军十分快且稳。

    过了玉门,到了一个叫做马鬃山的地方,军队在此歇行。打起帐篷,军营里警备都很好。

    杨清心问道:“薛将军,天气正好,军队士气正高,为何不乘胜追击,一路赶到西域去呢?在此修整是何道理?”

    薛仁贵,一路上对杨清心这个监军也是略有敬佩,早在先皇李世民时代,就有耳闻这个小兄弟的才能,术士。连日来的行军相处,早都当做自家兄弟一样了!

    薛仁贵也不瞒着杨清心道:“兄弟有所不知,这一代,这些天正是寒风刺骨,有沙尘暴啊!这沙城暴一过要十余天,过去了沙尘暴,我们再赶路,确保军队人强马壮,绝无损伤,岂不是更好?”

    杨清心一听便晓得了,笑道:“兄弟我孤陋寡闻,还是薛将军,懂得多,不仅行军打仗有本事,连各种天气也是了如指掌啊!”

    薛仁贵笑道:“兄弟,谦虚了,我这只不过是一些经验罢了,兄弟的才能我也略有耳闻,实在不敢称大!不过在这里稍做修整,等这批沙尘暴过去后,人马也养足了精神,一鼓作气,便可达西域,到时候,一路风光,可凯旋而归……”

    杨清心笑道:“薛将军有勇有谋,实在是大唐第一猛将!”

    薛仁贵这边还想说什么,却听门外,郑仁泰喊道:“薛将军喊杨学士一起来吃骆驼吧?”

    郑仁泰,唐朝功臣,秦府中人,是玄武门政变的先锋之一。曾入右武卫大将军、检校右卫、右领大将军事。后讨平铁勒叛乱不利而被降职。玄武门政变的先锋之一。

    贞观将领中一些比较次要的中年将领站到了台前,郑仁泰便是其中的一位。

    《旧唐书.长孙无忌传》:“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元吉,平之。”所以,郑仁泰不仅仅是秦府中人,并且是玄武门政变的先锋之一,这一点从他后来陪葬昭陵也可看出。但是,他的地位较低,所以在贞观时期的史籍中少有露面。《新唐书.东夷传》:“又明年{贞观二十一年}三月,诏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将军李海岸副之,自莱州度海;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将军孙贰朗、右屯卫大将军郑仁泰副之,率营州都督兵,繇新城道以进。”

    此时相去玄武门政变已经二十一年,这时他已经是十六卫大将军之一,正好成为了中年将领中的骨干。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昭陵的郑仁泰墓被发掘,出土了相当可观的文物。其墓志也浮出水面,这使得郑仁泰在贞观时期的事迹变得明晰。根据他的墓志记载,郑仁泰很早就加入秦王的幕府,参加过武德二年至三年的平刘武周、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的战争。玄武门之变立功后,授游击将军,实封二百户。

    贞观四年,进爵为公。七年,迁归政府统军。贞观十三年迁左卫中郎将。李世民亲征高丽。他负责胜州道行军,并且押左飞骑仗,领五马军总管。战后检校右武侯将军,加上柱国,稍后,转左屯卫将军,同安郡公。永徽四年,使持节灵、盐二州都督。显庆二年,入右武卫大将军,仍检校右卫、右领大将军事。结合前面提到的贞观二十一年,郑仁泰为右屯卫大将军,而至此领三卫大将军{两唐书为左武卫大将军,岑仲勉以为讹}。这在永徽、显庆似不多见。此时宿将程知节为左屯卫大将军,且在显庆初因讨西突厥不利而外放;苏定方、薛仁贵皆非大将军,仅是将军而已;李绩早已身在政府,少管军务。故思此时仁泰身兼三卫即使不是首席大将,也应是军界首脑之一。而正在这时,讨平铁勒叛乱的重任被交与了仁泰。

    唐似有地位最高的大将领军的惯例,如李靖之讨吐谷浑,侯君集之讨高昌,李绩之征高丽等。不知此战是否印证了郑仁泰在当时的地位?唐朝讨平铁勒是一次很着名的战役,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是这次战役的总指挥,{墓志称“为卢山、降水、铁勒三大总管”}。但在这次战役中,真正出风头的是副总指挥薛仁贵。此是后话。

    在李世民威望增大的同时,李世民的野心也在增大,然而当时李渊是把太子的位置给了李建成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玄武门政变难以避免了。而在玄武门的那场政变之中,李世民带了他的十个心腹,这十个心腹中这个人便是郑仁泰

    在当时,郑仁泰跟随李世民已经有很久了,早在李世民当秦王的初期,他便在李世民的身边了。而在他跟随李世民的那些年里,他参加了大大小小的许多战争,他为李世民立下了很多功劳。所以在后来,郑仁泰是受到了李世民很大的信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猜您还喜欢看